十八书屋 - 耽美小说 - 穿到古代搞建设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31

分卷阅读231

    解,霍思华以十三岁的稚龄,参与了小学教材的制定。

    “哪里是小妹聪慧,都是郑大人和楚大人教导有方,姬女如若对学术感兴趣,可到王都北学院求学,吴国南北学院,对女子进学是没有限制的。”霍思中向卫姬女推荐两所学院,两所学院说起来没有限制女子入学,可是没有女子报考,没限制等于跟有限制一样。

    “霍姬女在北学院上学吗?”卫姬女好奇。

    “额,没有,吾妹妹没有时间进北学院进修,她要在王宫中教导女官。”王宫中有出身尊贵的姬女担任女官,这些女子有一定文化基础,王宫中的主人只有吴王笙和王后夫妇两人,用不着许多女官伺候,郑钰铭将这些女子集中起来,让霍思华对她们进行培训,准备以后让这些女官去小学担任女导师。

    卫述行见卫青和霍思中对自己女儿和颜悦色,心中欢喜,以为联姻可成,等女儿下了宴席,就朝陪席的一位贵族使了个眼色。

    那贵族会意,站起朝着卫青和霍思中举杯:“两位大人年轻有为,应该早点定下姻缘成家,早日诞下继承人才好。”

    “吾兄弟二人的婚姻,得由吾家两位大人做主,吾家两位大人有令,吾兄弟必须二十以后才可以议亲。”

    卫述行脸色一沉,卫青这是婉转拒绝联姻了。

    霍思中至此,也明白卫述行请他和卫青赴宴的原因了,这是当地贵族利益受损,在武力反抗不行的情况下,走拉拢线路,这么做,无非是为了他们自身利益能够保证。

    霍思中在西北推行土地政策时,知道会触动贵族们的核心利益,贵族们虽然失势,可他们掌握着绝大部分社会重要资源,他们是有文化的主体,匠人,医者都是他们的附属,把他们得罪狠了,西北郡会失去这些重要资源,这对当地发展并无利。

    “卫族长,霍思中想为贵家族牵线办几个作坊,不知道卫族长可有兴趣?”霍思中沉思一会,祭起郑钰铭拉拢蔚山贵族手段。

    “作坊?”卫述行皱眉,作坊不就是经商?商人一向被君主们认为是破坏社会经济秩序的祸首,对社会没有贡献,只有破坏的行业,所以商人一向被君主们打压,连带的,士人对商人也无好感。

    “西北郡自实行了新的土地政策后,想来各位农庄上缺失劳力吧?”霍思中说话态度很诚恳。

    霍思中这么一说,大厅中的贵族再也忍不住心中委屈,全怒目看向霍思中,心里都在暗骂,原来你知道新土地政策对我们的损害啊。

    卫述行听得霍思中如此说话,眼睛倒亮了,看来这新郡守做事明明白白,就是不知道会不会解决这个问题,让贵族们避过这个伤害。

    “霍郡守,正是如此”

    “各位的庄园其实可以种植经济作物,种植经济作物和农耕时间错开,可以采取雇佣农人的方式。”农人农闲时,肯定乐意打工赚钱。

    “何样经济作物有价值?”卫述行摇头,如果有好的经济作物,他应该知道。

    “蔚山有许多果树,结的果大且味道鲜美,这些果树三年后可成材。”西北地区的土壤适应种植苹果之类的果树。别墅围墙内的几棵果树经过嫁接,早在山谷中成片种植。连葡萄都已经种植了上百亩。从山谷中弄上几千株果苗还是小意思。

    “可是果子多了来不及卖会烂掉。”有贵族提出异议。

    “这就需要开作坊了。”霍思中微笑,他准备在西北郡弄一个连锁工程。“果子成熟后可以酿果酒,酿好的果酒可以存放长久,这样就可以远销到各地。”

    “酿果酒?”卫述行这次眼睛更加发亮。

    “不错,用果实酿出的果酒要比青酒味道都好,到那时,各地诸侯国会抢着进购果酒。”

    “果酒当真好喝?”在座的贵族将信将疑。

    “总理事派人给本郡送来几坛果酒,本郡这就派人取来给各位品尝。”

    霍思中吩咐亲随去了衙门将郑钰铭遣信使带来的葡萄酒和苹果酒取来,到给在座的贵族品尝。

    卫述行喝完葡萄酒,当即决定卫氏家族的田地全部种栽葡萄,而另一个大贵族决定种植苹果,有两位大贵族带头,其他贵族纷纷同意自己庄园也种植果树,要求霍思中给予技术帮助,一时之间,带着相亲意味置办的酒宴,变成了招商酒宴。

    ☆、第 135 章

    “总理事大人,凭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昌盛否?”杨贺从蒲席上站起发问。

    这是北学院的一间学堂,是名士和学子交流的地方,北学院所有学子,只要有兴趣,都可以参加。如今北学院实行一种星期制,七天为一轮,一到六为学习日,第七天为学子休息天。而从星期一到星期六的每天晚上,都有名士来和学子进行思想交流,至于哪一位会来,只在当天下午才会有公告贴出。郑钰铭和楚朝辉两人,一个月会来两到三次。

    “按道理,是不可能靠一句话使国家昌盛。”郑钰铭跪坐在学堂的正中央,周围是众学子席地而坐,学堂的四角,站立着郑钰铭的亲卫,而大牛则紧紧跪坐在郑钰铭身后保护。

    北学院的教室已经使用了现代课桌椅,导师教课也使用了黑板和粉笔。但在名士跟学子面对面进行学术交流的学堂里,还是采取大秦的礼仪,没有采取后世那种演讲方式。

    郑钰铭动了动已经有点麻木的腿,他实在是不习惯这种跪坐姿势。“但是,治理国家光靠君王一人定夺,如果君王所思所想不对,或者不听臣子的正确意见,那么,就非常可能出现一言兴邦,一言丧邦。”

    “那有无方法应对?”卫仲站起躬身求教。

    “这就需要一种约束,不能因一人喜好定全局,比如我们的大王,就从不擅自定夺大事,吴国庭议,从来是王庭臣子大多数赞同了,才会通过决议,这样一来,就能最大程度的避免错误决策。”郑钰铭说这话时,脸一点都没有红,如今的王庭,吴王笙就是个摆设,王庭中的大臣绝大部分以郑钰铭和楚朝辉两人马首是瞻,郑钰铭所出政令,当然是在绝对多数赞同下通过。

    “可是,这样做君王的权威在哪里?”符畴忽的站起,脸色通红。

    符畴这句话声音尖利,带着种质问,学堂内的学子都诧异的看向他,跪坐在符畴身边的杨贺伸手拉了拉符畴的衣角,感觉符畴问话太过失礼。

    “君王的权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