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书屋 - 玄幻小说 - 大明不可能这么富在线阅读 -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科举改革吧!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科举改革吧!

    “陛下!敌酋多尔衮已经被押送到了天牢,敢问陛下如何处置?”

    最高内阁六部联和扩大会议上,身为兵部尚书的温体仁出列问道。

    “区区敌酋无需在意,把他关在德胜门前供百姓唾弃!十日之后送入忠烈祠当做建筑材料吧!”朱由校挥挥手他已经不在乎什么建奴不建奴的了。

    以前的心腹大患现在已经消失了,大明之敌始终在内部啊。

    “所以尘归尘土归土,一切都将会归于虚无,上天有好生之德,一个敌酋朕在意他做什么,送他会老家吧。”

    “陛下仁慈!”群臣顿时起身鞠身行礼道。

    “爱卿无需多礼,这都是朕应该做的。”朱由校微微一笑点点头。

    可惜啊,要不是冥冥之中有一只挥舞着巨大钳子的玩意在,朕一定可以玩出许多花样。

    现在就便宜他了。

    “陛下!敢问本年科举何时可以举行?”礼部尚书何如宠问道。

    他对这个这次的恩科可是极为看重,但是偏偏陛下要改革,以至于本该二月份开始的科举现在也没有结束,眼看着都已经入夏了啊。

    今年的科举是怎么回事,陛下为什么要做那么多的条条框框,搞得何如宠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他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奇怪的科举,可是陛下非要这么做,而且还通过了内阁和六部的最高会议,何如宠虽然有心阻拦,但是一人势单力薄只能执行下去。

    朱由校坐在龙椅上,今年的科举他可是特地为了进行教育改革而实行的,所以施行起来就有些复杂了,朱由校也要一步步的理清,这样就造成了本该二月开始的,到了现在也没有正式的开始。

    “现在已经是五月末了,那就下个月的中旬举行吧。”朱由校点点头觉得现在应该是可以了,经过了二月份的预科下面的举子应该是知道今年的科举是怎么回事了。

    “来人,把东西拿上来!”朱由校对着小猴子点点头。

    在座的这官员得到了一份资料,是今年的科举情况。

    于是一片静悄悄的,他们开始了翻阅。

    科举乃是国之基本,没有一个官员敢说自己不在意科举的,就算他经历过科举,这辈子也不需要再去碰科举了,但是每到科举举行的时候,全大明的读书人都会把心系在科举上。

    就好像后世高考的时候,明明和自己没干系,但是所有人都很在意。

    “嘶........这科举还能这么考啊?”

    “是啊是啊,这种考法是不是有些太过于大胆了?”

    “可不,可不,下面的那些举子会不会觉得太过于复杂了,没人可以懂上面的意思呢?”

    “说的是啊,徐阁老,您倒是说说这上面的意思究竟是为何啊?为什么我好想看不懂的样子?”吏部尚书周应秋看着自己拿到的这份资料,对上面写的东西那叫一个郁闷。

    为什么这些人好像都能看得懂,而自己却是什么都不知道呢?

    难道我真的已经跟不上陛下的脚步了?

    不行不行,我绝对不能看不懂。

    “嗯!我懂了,陛下的主意真是好啊,好!太好了!”周应秋要不是看在这里的场合这么严肃? 恐怕已经开始鼓掌拍马屁了。

    “诸位爱卿? 都静静? 听朕给你们解释解释。”朱由校双手下压让下面安静下来。

    他是看明白了,下面的这些人是真的不懂自己的意思啊,那必须要解释解释,不然由着他们瞎胡搞不成。

    “朕观历代科举发现了一个弊端。”朱由校手放在嘴边发出了一声咳嗽? 然后有些神秘的说道。

    “弊端?弊端?”

    下面的这些官员眼中有些惊异? 这个弊端可是不得了啊,要知道这可是科举? 什么都能有弊端,科举绝对不行,这可是国之根基啊。

    “什么弊端呢? 那就是无法因才施才啊。”朱由校一巴掌拍在龙椅上再说。

    “哦!“

    下面的官员点点? 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这个弊端,你们想想有的举子会计算,这就适合去户部,去税务部? 那就不适合去礼部了不是? 还有的对书画很是精通,还知道鲁班之术,去工部多合适? 甚至朕还知道有个官员十分精通探案但是却在兵部任职,这简直就是耽误才华啊,要是去大理寺和刑部岂不是更能发挥其用处!“朱由校声情并茂的讲述着。

    “对对对对!”

    下面的官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觉得陛下这话确实讲到自己的心坎里面去了,自己的部里面确实有好多这样的人啊,有的根本不懂刑律却在刑部打诨,有的精通计算却去了礼部,以至于自己想找一个实干的人都找不出来啊。

    “是啊,是啊,我堂堂的一个刑部尚书,前几日可是被难住了,想找一个精通刑事的官员结果竟然没找到,这是令人贻笑大方。”刑部尚书朱燮元无奈笑了笑。

    “就是就是,我兵部也有一个,我让他去抚慰伤兵,结果他说什么,他竟然说不愿沾染兵事,只愿每日修书,你说这不是应该去翰林院吗,或者去礼部也真合适啊。”温体仁一拍手也想到了工作上的烦心事。

    才啊才。

    在他们这个位置上也都清楚,那些官员做文章都是好手,但是真正的想要有当官之才,做实事那就真的不行了,十个官员里面能够挑出一个都算是好的。

    看着这些官员在下面诉苦,朱由校便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这就是朕要改科举的初衷啊,科举应该因才施才才对,连孔圣人也说过要因材施教,这因才施才亦是同理。”

    “所以本次科举之该当为设定岗位而科考。”

    朱由校可是参照了后世的科举考试而提出了这次科举改革。

    古代的科举就是把一群书呆子给集中在一起,然后排列出前三百名最强的书呆子。

    让这些只会读书的人去当官,那真的不知道要消耗多少资源才能培养出来一个能够做实事的官员。

    而且他们得官路都是一开始定好的,就算他们各自有各自的擅长,但是也无法改变上面的为他们定下的官路。

    就好像上面说的那样,精通计算的就是去了翰林院,发挥不出他的才能不说,还造成了极大的科学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