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书屋 - 历史小说 - 满朝文武都能听到我的心声在线阅读 - 第484章

第484章

    有太监进来:“陛下,万寿公主求见。”

    “万寿?怎么这时候过来?”老皇帝心里正烦着,语气便有些不耐烦。

    太监忙道:“那奴婢请公主回去?”

    “唔,也不必,让她进来吧,我看看她有什么想说的。”

    皇帝发话,不一会儿,万寿公主便穿着官服进来,先行了礼问了好,随后才道:“陛下可有意愿在官学中加入算数?”

    此处官学也包括了太学、国子监这些地方。

    老皇帝点点头:“自然。我打算开算学科,往后,明经科与骑射科的时间匀一部分出来,给算学班。”

    万寿公主看了自己爹一眼,组织好语言,态度落落大方:“如今算学科尚未有自己的夫子,臣自认算学不差,恳请陛下准许。”

    ——太学、国子监这一类官学,夫子都是由官员担任的。

    老皇帝正要思考。

    万寿公主看着他,认认真真地说:“薪水减半。”

    “!!!”

    还思考什么!

    “行!”

    万寿公主心头一热,眼泪差点流了出来:“谢陛下。”

    行完礼就退了出去,踏出门槛那一刻,眼泪直接漫流而下,显在颊脸上。

    三年的官场生涯真的很能历练人。放在三年前,万寿公主绝对想不到自己还能鼓起勇气,主动来找父亲要官职。

    她更没想到,自己是想要留在官场的。

    “一点一点,慢慢加码,应该就可以了吧……”

    万寿公主忽然脸上现了笑容。

    她知道,她这个官是出于她爹的一时兴起。

    兴起时能给,兴败时就能收回。所以她努力做出成绩,从之前提议的税收收银,再到今日的算学科夫子,都是她往自己身上加的码。

    在她爹眼里,“有用”是凌驾于所有事情之上的。

    ——就像,他喜欢女诫,坚定后宫不得干政,却又经常和房陵长公主商讨政事一样。

    不想离开官场,她就必须变得有用!

    万寿公主慢慢擦去脸上的泪水,一遍一遍地对自己说:“高华春,不想回后宅,你就一定要变得有用。”

    大地上的雪真亮啊,亮得一切无所遁形。

    【啊……】

    万寿公主吓了一跳,下意识转头,就看到许烟杪眼神躲躲闪闪地看着她这边,满脸尴尬。

    【完、完了,我怎么这时候来武英殿啊,好死不死碰上万寿公主自言自语。太尴尬了!】

    万寿公主脸一红,对着许烟杪一揖算是打招呼,然后快速离开。

    她走后,许烟杪才咽了口唾沫,走向武英殿。

    过了一会儿,武英殿里传出这个国家主人惊讶的声音:“你说你对算学科有些想法?”

    “是的陛下!”许烟杪的眼睛明显在说完这句话后闪亮得愈发光灿了:“很简单的想法!”

    紧接着,许烟杪就开始快乐撕伞了——

    “臣听闻国子监、太学还有四门学这些地方,每年考试一次,称为岁试。但是,只有岁试还不够!这些学子还不够有压力!所以,为什么不每十天来一次旬考?每个月来一次月考?每一季来个季考,不对,应该叫期考!还有岁试,这个是好习惯,要保留!”

    “还有毕业试,不通过不能结业!”

    “还有,夫子每次上完课,在下节课开始时,可以选择进行随堂考,也可以不考,这样能让学子时刻不敢懈怠!”

    “还有!夫子很少在每日放学后,给学子留题,算学科是一个不练习就会逆水行舟的科,臣请陛下勒令夫子每日留至少十道题给学子拿回家里做。”

    许烟杪满脸大义凛然,仿佛满目皆是国家未来,学子未来。

    “还有,夫子和学生家长平日里无甚来往,家长很少知道孩子学得怎么样,夫子遇到顽劣学生通常懒得专程上门说‘你家孩子在学院总是调皮捣蛋,扰乱课堂’,遇到优秀学生,也羞于专程上门说‘你家孩子学得很好’。不如!每个月开一次家长会,选一个地方让夫子和学生家长见面,每个学生家中长辈至少要来一人,由夫子告知他们各自孩子在学院的情形,如何?”

    “还有,学子上学时间太晚了……”

    老皇帝不禁恻然,看许烟杪的眼神都不对了。

    好歹毒的手段!如果他是学子,一定竭力痛斥……但是他是皇帝,这是帮他考别人的:)

    老皇帝:“恐怕不太行,太早了,夫子还在上朝。”

    许烟杪却是自信满满。

    ——或许,陛下你听说过早自习吗!

    *

    接下来,科举的改革在全国轰轰烈烈地进行,算学重新回到显学的圈子里。

    而当世数学大家也开始前往京师,为算学的繁荣添砖加瓦。

    四门学可接受庶人子为生,其中也有算学,但由于过往政策,算学科一直都很难以满员,大多数人只要进了四门学,必然会选择儒学,实在不行,也会选律学或者书学,算数会不会无所谓,进户部可以现学,实在不想学,麾下吏官会就没问题了。

    但现在,听说科举考算数后,算学科直接满员,不仅满员,还扩招了,从原来的一个班,变成了四个班,一个班是一百人。

    他们其中一些人是奔着觉得算数容易毕业,并且听说学习环境宽容才来的,结果进入官学后,一时之间有些哑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