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书屋 - 历史小说 - 初唐峥嵘在线阅读 - 初唐峥嵘 第795节

初唐峥嵘 第795节

    “那是当然……啊!”

    李善话说到一半,平阳公主已经扬起手中一直没放下的马鞭,狠狠一鞭抽在他身上。

    帐外守着的亲卫头领王君昊与尔朱焕对视了眼,都当做没听见……王君昊是以前见过,尔朱焕是觉得,这位平阳公主对外甥实在是仁至义尽,但外甥居然这么坑人,被抽一顿也是好事。

    连续挨了七八鞭,李善想逃……可惜中军帐就这么大,也没地方逃啊。

    狠狠一顿鞭子下去,平阳公主这才稍微缓解了一路上积攒的怒气,叱道:“你倒是好心思!”

    “三姐,这不能怪小弟吧?”

    “那怪谁?!”

    李善眼珠子转了转,骂道:“都是张三郎捣鬼,回头再收拾他!”

    平阳公主丢开马鞭,冷冷道:“父亲已经下诏,广陵郡公晋爵国公,升灵州道行军总管。”

    这是在情理之中的,李善倒是不意外,只嘀咕了几句……要不是张仲坚逼死了都布可汗,自己至于吗?

    平阳公主坐下细细问了从并州启程追击的战事,叹道:“若非定襄那场大火逼得突利可汗北窜,困兽犹斗,只怕此战惨烈,绝不会只有三将阵亡。”

    李善默默点头,的确如此,如果没有那场大火,突利可汗不会匆忙北上,再加上苏定方、尉迟恭抢占雁门关,程名振、田留安封锁蔚州,惨烈的战事将会在代州、忻州爆发。

    即使苏定方南下来援,以当时突利可汗手中的兵力,中军八成是扛不住的……当时步卒还没绕过系舟山呢。

    想起战死的胡演,李善略有些黯然,自己在离开代州之后的几场战事,胡演都在自己麾下。

    不再去想这些,李善正色问起家中诸事,询问母亲、妻子。

    平阳公主一一作答,低声道:“明岁元宵,父亲退位,二弟登基。”

    “这么快?”

    “是有些快。”平阳公主点点头,“原本父亲还想等等,但突利可汗来降,都布可汗自刎,父亲也不在乎了。”

    李善连连点头赞同,李渊这位开国皇帝在开国功勋上是比不上儿子的,但其嫡系擒杀两位突厥大汗……足以留名青史了。

    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叙功(上)

    帐篷内,突利可汗双目无神的看着自己面前的精美酒盏,视线缓缓转移,脚下是厚厚的毛毯,身侧摆着一坛在草原上也极具盛名的玉壶春,不远处的桌案上,黄色的诏书显得格外的刺眼。

    今日正午,平阳公主亲上山头,宣读诏书,许突利可汗归降大唐,册封顺义郡王,加右卫大将军,食邑七百户,赐丝帛八百匹。

    顺义郡王,这个爵位让突利可汗感到了无与伦比的羞辱,这是最近十多天被困山头都没感受到的羞辱。

    在知道那位好兄弟不可能放归自己之后,突利可汗的心理状态已经躺平了,在长安城内做个俘虏自然比不上控弦百万的草原大汗,但局势如此,也无可奈何。

    突利可汗也知道那位好兄弟说得不错……如果对方没有再次扯谎的话,若都布可汗真的阵亡,唐皇对自己的态度很可能会是以怀柔为主。

    突利可汗对自己说,罢了,罢了,富贵闲人也不错,只要自己不要再惹事。

    更何况,就算自己能逃回草原又能如何,这一次与都布可汗从两个方向南侵大唐,结果双双败北,或被杀或被擒,阿史那一族不管是威望还是实力已经不足以控制那些部落了,自己逃回去也无济于事,反而很可能被杀。

    但顺义郡王这个爵位……“顺”自然指的是突利可汗的归降,对大唐来说是顺,这种羞辱还让突利可汗可以容忍。

    但“义”……实在让突利可汗愤慨,他无法不联想到与自己“义”结金兰的那位好兄弟。

    回想这些年,回想那么多事,突利可汗突然举起酒杯再次一饮而尽,如烈火一般的酒液让他猛烈咳嗽起来。

    当年自己回到五原郡的时候,兵强马壮,有与颉利可汗一争长短的雄心壮志,但转眼间就马邑事变……从那时候起,自己的命运似乎就被那位青年操控。

    突利可汗不是没有挣扎过,但第一次泾州大败被生擒,现在是第二次,还是被生擒。

    咳嗽渐渐停下,突利可汗耳朵微动,听到了阵阵高呼声,忍不住起身上前几步。

    “止步。”外间把守的唐卒低喝了声。

    突利可汗不敢再往前走,只透过门帘的缝隙看去,远处有火光闪烁,“走水了?”

    门外传来带着笑意的声音,“此为阿郎为众将叙功。”

    突利可汗腮帮子动了动,回身再次坐下,也不再去想这些,只一杯又一杯,不多时就酣然醉倒。

    军营内,硕大的篝火点燃,照亮了漆黑的夜,魏嗣王李怀仁端坐上首,众将分左右而坐,平阳公主坐在李善的身侧。

    “幸有平阳公主殿下赶至,终毕全功。”李善朗声道:“此战,诸将均当名留史册,自秦之后,唯有大唐堪与两汉并肩!”

    众将哄然响应,在唐朝之前,只有前汉、后汉是大一统的中原强国……秦朝虽然也一统天下,但在这个时代的评价并不高,而且与西晋、隋朝一般国运太短。

    李善瞥见右侧有人在偷笑,还交头接耳……这显然是在指“平阳公主赶到才终毕全功”这句话。

    “今夜设宴,为诸位叙功,许饮酒,不可无人斟酒。”李善斜着眼睛看过去,“那就劳烦姑臧郡公了。”

    侯洪涛、曲四郎几个参加过泾州大捷的将领都忍不住笑了,姑臧郡公段志玄苦着脸起身,“殿下,适才不是下官一人……”

    泾州大捷,段志玄缴获汗旗,但违抗命令险些失陷在阵中,战后叙功,李善就是指定其为众将斟酒。

    “但孤就看见你了!”李善伸手指了指,“还不去斟酒。”

    段志玄嘿嘿笑着说:“罢了,两场大捷均斟酒,日后史书也该记上这一笔。”

    平阳公主有些意外,段志玄虽然年轻,但却算是二弟麾下资历最深的了,而且很是有些轻佻,没想到如此俯首帖耳,放眼望去,秦琼、尉迟恭、薛万钧、李孟尝、韩良、于志宁、温大雅这些二弟心腹都是笑看这一幕。

    李善先让段志玄斟了三倍杯酒,起身端起酒杯,高声道:“此战自晋州起,汾州、并州、忻州、代州、蔚州,虽是大捷,生擒突利,但也伤亡惨重,此皆赖将校忘死,士卒用命。”

    “诸位当知,最著功者,乃是以黎城县公秦武通、虢国公黄君汉、始平县公胡演为首的阵亡将士。”

    “三人均列功一等,诸位可有异议?”

    众人都默然,坐在左侧的韩良在心里想,也是巧了,阵亡的三人,黄君汉是太子殿下的嫡系,秦武通是陛下的嫡系,而胡演是陛下当年占据长安之后才归降的,没有太明显的派系,倒是因为最近两年在魏嗣王麾下,带了些李怀仁的背景。

    不过韩良觉得有些可惜,他知道李世民原本是想在黄君汉身上做些文章的……黄君汉虽然是瓦岗出身,前隋不过是个狱吏,但却出身名门,是江夏黄氏子弟。

    这是江南士族在唐朝唯一身登高位且有实权的人物。

    陆续将三杯酒洒地以祭,李善才端起段志玄斟的第四杯酒,“此战,河东道行军副元帅赵国公苏定方率左军攻楼烦,抢占雁门,锁住要道,更数度败敌,功为一等。”

    苏定方出列接过酒盏一饮而尽,众将对此没有丝毫异议,这一战最关键的地方就在于左路的苏定方。

    李善端起第二杯酒,“洛州总管程名振亲率八百勇士攻破飞狐径,锁住突厥东窜路线,当功为一等。”

    程名振如今还在养伤,但大半个月过去了,也恢复过来,今日临时赶来,起身接过酒盏,不顾伤躯,一饮而尽。

    这两个人功为一等是没有任何异议的,东西两路军封锁要道,才能将突厥逼入绝境。

    但平阳公主微微蹙眉,有些担忧,离京之前她曾经与夫婿柴绍谈过,虽然柴绍不担心,但平阳公主还是有些担忧的,问了不少事情。

    此战唐军三面合围,李善领中路军,以刘黑儿为主将,左路是苏定方,右路是程名振,如果按照这个规格来列功的话,接下来就是刘黑儿了。

    但苏定方、刘黑儿都是李善亲卫出身,程名振虽然归于李世民门下,但实际上关系相对比较远,身上的背景反而带了不少李善的影子。

    但接下来平阳公主就放心了,李善举起酒杯看向了秦琼。

    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叙功(下)

    “以数千骑兵渡河而战,乘乱大溃近万突厥,逼迫突利可汗不得不北窜,奠定此胜之基。”

    “翼国公秦琼,当功为一等。”

    “先取雁门,后溃突厥,赶赴灵丘,斩杀近万,守御瓶型寨,将突厥逼入绝地。”

    “吴国公尉迟恭,当功为一等。”

    原本有些不爽的尉迟恭大为惊喜,而秦琼却是心里有数的,自己与尉迟恭是众将中与李世民关系最近的两人,魏嗣王李怀仁思虑周密,不可能考虑不到这点。

    不过也不算勉强,秦琼在定襄夜战大溃近万突厥,直接使突厥在忻州的兵力锐减,这也是突利可汗不得不选择撤兵的主要原因。

    就战功而论,中军的实际主帅刘黑儿的确比不上秦琼。

    而尉迟恭也差不多,抢占雁门后,就是他决定出兵,击溃了驻扎在雁门关、代县之间的数千突厥,然后赶赴灵丘……战后光是灵丘附近就拣出了近万突厥尸首,虽然相当一部分都是为了抢路自相残杀的。

    不过接下来两人就有点勉强了,李善端起酒盏递给了韩良、温大雅……虽然话说的好听,什么出谋划策之类的,但在场大多数人都心里有数,此战谋划全都是李善一人之功。

    不过韩良、温大雅多年为李世民镇守洛阳,这一战原本就是来镀金的。

    “左路军中薛万彻、李孟尝、张宝相、曲鸿各有战功,功为二等。”李善继续道:“右路军田留安、双士洛功为二等。”

    “中路军刘黑儿、薛万钧、段志玄、张士贵功为二等。”

    “定襄大火乃忻州战事转折点,独孤德、刘仁轨功为二等。”

    “曹国公李世绩率军出塞,于云州数败突厥,接回被劫掠的青壮与粮草,功为二等。”

    “并州长史窦静、百泉令李楷,重建忻州、代州,安抚百姓,功为二等。”

    “余者皆有战功,待得回京后,孤会上报兵部核准。”

    基本上每个人都能吃到肉,再不济也能喝点汤,不过一直留在后面的钱九陇、刘弘基就捞不到什么了,毕竟从头到尾都没上过战场。

    上过战场的大都捞了个二等功,也就安元寿、樊兴这种基本上是留于后盾的没有,此外淮阳王李道玄、任城王李道宗……李善特地问过平阳公主和他们本人,也没有列进去。

    亲卫队这边,王君昊、尔朱焕、尔朱义琛只在最后时刻打扫战场,李善也没有列入,至于再下面的贺娄兴舒、李三郎等人,会随普通将校一同报功。

    不过有个比较特殊的将领也没捞到多少战功,那就是李客师。

    李客师也有些无奈,虽然一直统率骑兵,但始终没能上阵,李善先是让他守霍邑,然后是介休、平遥、祁县。

    在李善于忻州与突利可汗对峙的时候,感觉兵力不足,才抽调李客师北上,但还没赶到,战事已经爆发了,等李客师赶到繁峙,战场都快打扫干净了。

    察觉到身边儿子的异样表情,李客师笑着低声说:“子胜父,方能使门楣不坠。”

    丹阳房如今留下的五支,长兄李药王那一支已然飘零,几个子嗣都不成器,倒是幼女嫁给了赵国公苏定方,有其扶持,下一代或许能有些起色。

    二兄李药师本人堪称名将,这是李善、李世民都推崇的,不过可惜与李善结怨导致威望大失,下面的三个儿子都庸庸碌碌。

    四弟李乾佑如今起复为长安令,不过因为曾经的齐王府属官的背景,仕途无望再进,其子李昭德年岁尚幼。

    五弟李正明在三原老家打理家业,并没有出仕的想法。

    几年前,李客师还曾经叹息过,这一代陇西李氏丹阳房堪称五姓七家最为耀眼的一支,但后继无人,他长子李大惠、次子李大善都极为平庸,文武都不成器。

    但没想到几年之后,三郎李楷突然一跃而起,虽然其中有着魏嗣王李怀仁的缘故,但本身的能力也足以夸耀。

    这一战,李客师心里也很清楚,李善一直将自己安排在后方是怕出了意外不好交代,但心里并不埋怨,因为李善将李楷一直带在身边,而且命其重振代地。

    如同裴世矩一样,李客师这种世家子弟,永远将家族的利益放在最前面,能使门楣不坠,李客师已经很满足了。

    “诸位,饮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