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书屋 - 历史小说 - 重生于康熙末年在线阅读 - 第1619章

第1619章

    说话间,曹颂已经将鸭子丢到地上。

    那两只鸭子扑腾了几下,挣不起来,就已经息了声响,毙命了。

    兆佳氏看着这一切,惊讶的合不拢嘴巴……

    昌平,曹家庄子。

    虽已经是三九严寒,屋子里却温暖如春,丝毫不觉寒意。

    曹寅盘腿坐在炕头,手里抱着小儿子,嘴里背着首五言绝句。李氏在旁见了,不由摇头,道:“老爷,长生才学说话,一个字、两个字的,尚且要教几日,哪里就背得起诗来?”

    “呵呵,是我心急了。”曹寅摩挲着儿子的头顶,笑着说道:“要是咱们儿子是哪吒就好了,就风就长,你我还能少操些心。”

    长生坐在曹寅膝上,不肯安分,伸出小手,拽他的胡子。

    曹寅被拽得生疼,也不恼,拍了拍儿子的小脑门道:“这臭小子,什么时候能晓得些规矩?”

    长生被拍得小嘴一咧,就要哭出来。李氏心疼儿子,忙接了过去,嗔怪道:“老爷真是的,长生还小呢。老爷想要等小儿子行礼,还得等两年。”

    “等两年啊……”曹寅的身子往靠枕上倚了倚,目光有些幽远:“这日子过得真快……那年颙儿中暑,险死还生,好像就在昨日……”

    李氏闻言,不由一怔,开口问道:“老爷这话怎讲?当时大夫不是说,只是中暑,养两日便好么?”

    时隔多年,也没有什么可再瞒的。

    “当时颇为凶险,我怕你着急,便没有告诉你。幸好祖宗保佑,颙儿还是醒过来了。没想到,才庆幸没几日,就又遇到被绑架之事……”曹寅陷入悔意中,缓缓说道。

    说起当年旧事,李氏心中一颤,忍不住红了眼圈,低声道:“老爷真是狠心,既晓得儿子吃了这些苦,长大还要送往京中当差,还巴巴的送到寺里待了两年多。妾身最后悔之事,就是当年没有拦着老爷。别人家的孙子,多是为祖母、祖父守孝一年;就算颙儿为承重孙,多守两年当得,也不用送到寺里苦熬。”

    “是老太太生前所嘱。”曹寅沉默半晌,说出这个埋藏已久的秘密。

    “啊?”李氏听了,诧异不已:“怎会?老太太生前最宠颙儿,怎么舍得他去佛门苦修?”

    “我原也不解,老太太说了,颙儿幼年遭逢大难,变了心性,同过去那个颙儿判若两人。虽面上没有说什么,但是心中积了戾气,亲情淡薄,为人清冷。要是不加以约束,往后说不定就要成家门逆子。”曹寅叹了口气,道。

    “怎么会?颙儿最是诚孝……”李氏听到这里,忍不住为儿子喊冤。

    “老太太通透了一辈子,何曾糊涂过?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颙儿要是没有经过清凉寺数年佛法熏陶,如何能养成这稳重性子?”说起嫡母,曹寅心中仍是敬佩不已。

    这些话都是好话,李氏虽不完全赞同丈夫的说法,但是想起儿子,甚是欣慰:“说起来,也是老爷同我的福分。有颙儿这样的儿子,又摊上初瑜这样性情的媳妇,谁不羡慕……”

    “下雪了……瑞雪兆丰年,只盼着明年是个好年景……”曹寅通过玻璃窗,见外头扬起雪花来,眯着眼睛说道。

    “颙儿的腿,又要疼了……今年媳妇给他预备了几副狐狸皮的护膝,也不知他戴了没有……”李氏也望向窗外,轻声念叨着……

    京城,曹府,梧桐苑。

    虽说是白日,但是炕桌上却放了一盏灯。去了灯罩,只有棉芯燃着火苗。

    初瑜手中拿着片膏药,靠近灯前烤着。曹颙穿着中衣,坐在炕上,裤脚褪到膝盖上。

    少一时,膏药烤好,满室药香。

    初瑜俯下身子,仔细的将膏药贴在曹颙左膝上,拍好抚平,才轻轻放下裤管。而后,又拿了一帖膏药,在灯前烤着。

    热乎乎的,曹颙只觉得膝盖舒坦不少。

    他长吁了一口气,道:“这同仁堂的名号,真不是白来的,他们家的膏药确实好使。”

    初瑜闻言,有些不解,道:“额驸,他们家很有名么?难道还能比得上太医院?不说宫里,就说外头的大夫,他们家也说不上名号,额驸却是信着他们。”

    “他们家的药好,总有一日会成为御药。”曹颙笑着说道:“说起来还是咱们的福气,现下就能用上他们家的药。”

    同仁堂虽通过招投标,成为太医院的供药商家之一,但是供应的只是生熟中药材。

    曹颙这些日子,因戒烟方子,往同仁堂走了几遭,淘换了不少药膏回来。

    另一只膝盖的药膏也贴好,曹颙才觉得腿疼减了几分。

    他看了妻子一眼,道:“将新置的庄子,给东府一个贴补家用,你恼不恼?”

    初瑜闻言,笑着摇摇头,道:“早先额驸不就说了么,留出份银子给二房弟弟妹妹。早给晚给都是给,家里又不缺这个。”

    “我夫人倒是真大方。”曹颙闻言,忍不住开口打趣道。

    “额驸也不是小气人啊。弘倬虽没说什么,但是心里也是感激额驸的。就算弘曙与阿玛,也是感念额驸的好。再过几年,弘倬就要分府,多些产业傍身,这辈子也能衣食无虑。”初瑜说道。

    “小二原不肯要。”曹颙叹了口气,道:“是我错了,原想着他也渐大了,也该当得家、理得事。不过还是孩子,连我都有疏忽照看不到之处,他能精明到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