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书屋 - 历史小说 - 农家小饭桌[美食]在线阅读 - 第67章

第67章

    万一呢?

    哪怕是万分之一的机会,小姐愿意尝试,孙氏也愿意付出一万分真心待小姐好。从前孙氏可以为了保护小姐而受伤,今日孙氏也想把吃到的美食带给小姐尝尝。

    除了办事周全的优点之外,孙氏待高家小姐更是真心可见。这也是为什么孙氏能够打动身份尊贵的高家大小姐,成为高岚最得力的大丫鬟。

    出乎孙氏预料,小姐倒是没有不待见孙氏送过来的米面皮。

    高岚完全信任孙氏,也没找人试菜,挥挥手撵走了要来替小姐布菜的丫鬟,亲自夹起一根米面皮,送入嘴中品尝。只吃了一口,高岚脸上的惊喜就要溢于言表,爽滑的面皮裹着鲜香麻辣的蘸料,吃起来清新爽口,与她平日里吃腻的汤汤水水截然不同。

    高氏起初还端着大家小姐的气场,吃了两口后,也忍不住大快朵颐起来。

    高氏用手帕擦净唇角,笑道:“味道不错,你这是从哪买的?”

    孙氏愣了半晌,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第37章 竹香糯米粽

    孙氏愣住了, 不知道该不该说出实情。

    小姐身娇体贵,在吃食上向来都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若照实说,这米面皮是出自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厨娘之手, 怕是要被小姐嫌弃。孙氏不由得懊悔, 孙氏前几日刚罚完了做事莽撞的翡翠, 没想到没过几日, 自己倒也做事鲁莽起来。

    高岚见到自己最器重的大丫鬟难得语塞, 笑道:“照实说便是, 我不罚你。”

    “奴婢该死。”孙氏端正地跪在地上, 道:“夏日闷热, 奴婢见近日来小姐食欲不振, 便自作主张从朋友的铺子里带了些吃食送来。”

    “难为你有这片孝心, 起来吧。”

    高岚亲自把孙氏扶了起来,指着门外府邸的高墙, 道:“你看外面那座墙,高不高?”

    孙氏不知道小姐为什么突然问这个, 只能愣愣地点了点头。

    “这高墙之内的生活, 是多少人的梦寐以求。”高岚叹道:“世人只晓得高门的荣华富贵, 殊不知, 这高门一旦踏入, 便是捆上了一生的枷锁。”

    孙氏虽然没有念过书,但她跟在小姐身边这么多年,又哪里不知道, 小姐这说得又哪里是什么高墙,不过是触景生情, 想起了自己前半生的过往。

    高岚与骆云笙的爱情,曾是胤朝家喻户晓的神话。

    当年骆家家道中落, 是高家扶了骆家一把,还把唯一的女儿许给了骆家。骆家长子骆云笙感念高家的恩情,当着宗族长老的面承诺,此生愿与高岚结为夫妻,一生一世一双人,绝不再娶。

    两家结为姻亲以后,生意上互相扶持。骆家本想借着高家的手平步青云,却发现高家虽是胤朝护国公的后代,却在一代代皇权更迭中逐渐式微,远没有想象中那般强大。

    眼见着家里的生意愈发难做,骆家暗中又攀上了当朝宰相这支高枝,想把宰相之女娶进门来,纳为平妻,与相守多年的发妻平起平坐。

    高家得知消息后,立刻派人去骆家质问,得来的回话却是:“当年云笙年幼,说出来的戏言,算不得承诺。如今云笙与宰相之女两情相悦,骆家念在昔日的情分,让高岚与宰相之女平起平坐,已经给足了高家脸面。亲家还是不要棒打鸳鸯,宽宏大量一些为好。”

    如今的骆家攀上了宰相这支高枝,哪里还看得上式微的高家。

    骆家这招过河拆桥,用得极为阴损,事成后甚至颠倒黑白,把骆家的背信弃义美化成稚子戏言,把高家的重情重义污蔑为棒打鸳鸯。

    此举不仅激怒了高岚,更是触怒了高家的一众长辈。

    兹事体大,由高家的长辈出面,去宫中向圣上禀报此事。

    当年骁勇善战的护国公老得只剩一把骨头,颤颤巍巍地跪在大殿的地上,不求圣上替高家做主,只求圣上还高家之女一个自由。

    “臣披星戴月几十载,终成胤朝大业。如今垂暮之年,却受尽小人屈辱,实在心有不甘。臣已退隐多年,不敢请求圣上为臣做主,只是幼女何辜,臣斗胆请求圣上下令,还小女一个自由。”

    圣上听罢,念起高家为胤朝立下的汗马功劳,心里颇为动容,当即下了一道圣旨,宣布高、骆两家和离,高家之女恢复自由身,从此与骆家毫无关系。

    “快快请起。”

    圣上摆了摆手,亲自把地上的老臣扶了起来,道:“你是胤朝的肱股之臣,朕永远都会记得你的功劳。只要朕在位一日,胤朝就绝不会纵容让老臣寒心之事。以后谁若再敢欺负高家,那便是跟朕过不去,众爱卿可都听清楚了?”

    圣上说话之间,扫了一眼堂下的宰相,后者已经两股战战,头都快要埋到地里去了。

    宰相与商贾勾结一事被搬到了明面上来,哪里还敢跟骆家去谈联姻的事。更何况,圣上都摆明了要替高家撑腰,以后谁若是敢跟忘恩负义的骆家来往,那便是跟圣上过不去。他们这些拿人俸禄的官差,又有几个脑袋够圣上砍,在圣上的撑腰下,胤朝权贵全都自发疏远了骆家。

    圣旨下达当日,高家立刻便派了八抬大轿把嫁去骆家的高岚,连同送亲时的嫁妆、陪嫁过去的丫鬟,一应抬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