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书屋 - 历史小说 - 弹幕教我做女王(基建)在线阅读 - 弹幕教我做女王(基建) 第50节

弹幕教我做女王(基建) 第50节

    炸药在卫国发了威,不止卫国会来打探,其余各国也都会派探子过来,为了自己老巢的安稳。

    姜蓁干脆的说道:“在蓝河县的城外划一个工业区出来,除了炸药作坊,其余的作坊都搬进去,这个工业区,要派重兵把守,不许闲杂人等进出。”

    “可炸药作坊才是探子最多的那个。”卫蝉小声提醒。

    “炸药太危险,不能在人多的地方做实验。”姜蓁淡定的说道:“把炸药作坊搬到都邑来,我亲自的盯着,我不信他们能在我眼皮子底下拿到东西。”

    作坊里安排的流水线作业,不仅能提高效率,对生产工艺的保密也有很大的作用,除了几个统筹全局的大师傅,其他人都知道得很少。而那几个大师傅的家人,都生活在姜蓁的地盘,他们不敢背叛姜蓁。

    等把炸药作坊搬到都邑,姜蓁才亲自见识到各国探子的疯狂。

    “这是掉进作坊后山的陷阱里的?”

    “是的公主,他想在山顶观察作坊内的情况。”

    “那这个呢?”

    “夜间翻墙被狗咬的……另一个是躲进粪车……还有一个想花钱贿赂匠人的妻子,被举报了……”

    【怪不得蓝河县令晚上慌得晚上睡不着,这么多人惦记的,他不慌才怪。】

    【这群探子真敬业,还真是啥招数都想出来了。】

    【炸药配方唉,谁不稀罕啊。连姜王都忍不住好奇来作坊围观过,其他人就更别说了。】

    姜蓁的其他作坊,在众人眼里,不过就是挣点钱而已,虽然看着眼馋,但重要性不高。

    可炸药就不一样了,攻城利器,杀伤力巨大。事关一国未来,没人敢小瞧,哪怕填进去再多人命,他们也想把炸药的配方拿到手。

    有炸药作坊在前面吊着,蓝河县那边的工业区都没人觊觎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都邑。

    炸药作坊的护卫队长有些头疼的说道:“公主,作坊周围不止有刺探情报的人,今日凌晨,还有人企图点燃作坊。他们用的是火箭,应该是卫国人做的。”

    以地下天然涌出的石油做燃料,火苗不易熄灭,要是把院子点燃,再引燃炸药,作坊里的人说不定都得完蛋。

    “卫军还真是不甘心,明明败局已定,还要垂死挣扎。”

    姜蓁吐出心口的浊气,沉默了两秒,到底还是顾忌作坊内工人的性命,说道:“重新在深山里选个地方,悄悄把作坊里面的人转移,城外的作坊就留着当靶子好了。”

    【炸药算什么,大炮才是永远的神。】

    【遇上炸药这群人就疯成这样,要是大炮出现,他们不知道得癫狂成什么样。】

    炸药奇袭的套路失效后,屠将军攻城的速度立刻就慢了下来,和卫军对峙了两个月,才艰难的夺下一城,现在双方又进入了对峙阶段。

    有大炮的话,攻城一下就变得简单多了,哪怕是几米厚的城墙,几轮精准炮击下来,也会被轰炸到垮塌。

    但现在姜国不过是和卫国小打小闹,还用不着大炮出马。只靠大炮,是赢不了几场战役的,最重要的还是要提升姜国的基础,等到姜国人强马壮的时候,就是大炮出山的时候。

    姜国今年因为打仗,抽调了不少青壮去前线,哪怕今年风调雨顺,粮食产量也不高。

    唯有蓝河县是特例,今年的粮食亩产高到超出众人的预料。

    因为姜蓁有钱,连带着而蓝河县也变得富裕,百姓可以跟官府租用铁质的新农具,还有耕牛,减少了壮劳力不在家的影响。

    但这都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陈冬所在的农庄,推出的新的种地方法,良种、育苗、粪肥……甚至连种地的时间,农庄那边估算得都比普通人更精确。

    今年初春的时候天气寒冷,很多地方都推迟了水稻栽种的时间,导致后期减产,只有蓝河县的百姓,跟着农庄的步伐走,获得了大丰收。

    当初为了推广粪肥,农庄一直都对外开放,各乡都能派人来学。

    刚开始大家还心有疑虑,见识过农庄的几次丰收之后,现在蓝河县的乡民,都紧跟了农庄的步伐。

    陈冬说这几日该种豆了,那各乡就会跟着种豆,陈冬说这段时间该沤肥了,那各乡就会跟着沤肥……

    蓝河县的农庄,靠实力取得了大家的信任,让蓝河县的百姓今年都获得了大丰收,名声一下子就扩大到了全国。

    有这么一个典型在,连推广粪肥都变得容易了许多。

    至少在都邑的街道上,姜蓁已经看不到牲畜的粪便了。

    做出这样的成绩,陈冬当然不会谦虚,赶紧上奏章鼓吹大坝和水渠的功劳。

    “蓝河县的粮食产量,之所以能翻两倍甚至三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坝蓄水,水渠灌溉……”

    “姜国的良田不比宋国少,若是能把大河的水患治理好,全国的粮食产量都能翻个两三倍,到那个时候,我姜国就再无饥民……”

    “现在不比从前,有炸药可以采石,有水泥可以修坝,可以不用征召大量民夫服役……”

    陈冬在议事大殿上侃侃而谈,说得连姜王都忍不住心动,侧头对姜蓁问道:“陈冬说的,可是真的?”

    其余大臣的目光,也都对准了姜蓁。

    淡化其他因素,重点提水渠,是姜蓁和陈冬的共识,所以姜蓁一脸淡定,“我可以为陈冬作保。今年蓝河县的亩产,确实翻了三倍。”

    有姜蓁作保,其余的大臣也忍不住心动了。

    “老百姓一年能积累三年的财富,长此以往,我姜国必然领先各国。修渠确实是我姜国的百年大计。”

    “真这么厉害?可我老家挨着溪水的良田,产量也不见得有多高,这是怎么回事?”

    陈冬正经的反驳:“那应该你家的佣耕不会种田。你可以派人去蓝河县的农庄免费学习。”

    三倍的产量太让人心动,只要是心有姜国的人,都忍不住会关心。

    左相问道:“能不修大坝,只让各郡县自己组织修水渠吗?治理大河,修建大坝,需要大量的钱粮和民夫,国库快没钱了,要是再和卫军对峙几个月,三年内姜国都动不了这样的大工程。”

    陈冬一脸无语:“你砍树难道只砍枝丫,不砍主干?只有治理好了大河,其他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刚刚左相说得有理,刚打完仗,就又征召民夫,难道不给百姓休养生息的时间?而且你那大坝一旦开始修,至少要拖累姜国十年。”右相抬起眼皮瞄了一眼姜蓁,无情的说道:“反正国库里是没钱的,除非太女愿意拿自己的私库支撑。”

    扯到姜蓁,姜王就开口了,“虽说要耗费十几年的时间,但以后姜国可百年无忧,治水也是一件功在千秋的好事。”

    “若是人够多,钱够多,水泥和炸药够多,几年的功夫就够了。”陈冬淡定反驳。

    右相:“你这话说得好没意思。若是国库里有足够多的钱,身为姜国臣子,我们又岂会阻你?”

    “那就等有钱的时候再修吧。”陈冬没有强求,把手拢在袖子里,默默的退了。

    不过今日在大殿上和群臣争论了一番,陈冬治水的官职也定了下来,以后有机会,他就可以直接上。

    姜国和卫国的战争还没有结束,本就不是治水的好时机,他现在站出来,只是先铺垫铺垫,等时机合适,姜蓁自然会帮他。

    在和卫国的仗都打完之前,连郭凡都没有冒头,更别说陈冬。

    今年姜国的粮食产量虽然不高,但有蓝河县振奋人心,战场上姜国又占上风,所以他们的情况还算好。

    只有卫国,战场上没占到便宜,国内的粮食又减产,内忧外患。

    两国现在都没有拼老本死战的意思,眼看自家情况越拖越坏,卫王也没端着,主动送质求和。

    接到卫国服软求和的信,姜王立马就兴奋了起来,晚上还邀请众位大臣在宫中喝酒赏乐,算是一个小小的庆功宴,正经的庆功,还得等屠野回都邑。

    郭凡坐在姜蓁旁边,喝了一口小酒,乐颠颠的说道:“看到卫国吃瘪,我心里就爽快,哼,他们当初居然还妄想让公主为质,想得可真美。”

    【就是就是,谁能跟我家阿蓁比,我家阿蓁可是有大帝之资的人。卫国太子都不能跟我家阿蓁比,更别说太子亲弟。】

    【光是想想我家阿蓁在别国受委屈的样子,我都心疼。要是阿蓁真去了卫国,不知道会被欺负成什么样。】

    【卫国就算有满肚子阴谋诡计又怎样,一拳头下去,就知道好歹了。】

    赢了卫国,不止直播间的人膨胀,姜王和各位大臣也骄傲得不行,喝高了之后,姜王都拉着左相的手开始跳舞了。

    整场酒宴,就姜蓁最冷静,拿着青瓷酒杯一口一口的小酌,眼神既清醒又游离。

    郭凡瞄了一眼姜蓁这镇定的模样,忍不住把自己的心里话夸出了口,“公主天人之姿,做事如有神助,姜国能得公主,可谓是姜国之幸。”

    【没错,是我,我就是神,我是阿蓁唯一的神。】

    【我猜郭凡是怀疑阿蓁身边有鬼,能和鬼神交流。】

    【每次阿蓁的眼神看向弹幕的时候,郭凡的眼神也会跟着看过来。可惜,他啥也看不到。】

    姜蓁把眼神从弹幕移到郭凡身上,冷静的回道:“我能做姜国公主,对我来说也是幸事。”

    要是白手起家,她现在说不定连块地盘都没有,哪能笼络到如此多的人才,在朝堂上挥斥方遒。

    “可惜,这次到姜国为质的只是一位公子,并不是卫国太子。王上若是坚持的话,卫国定然会把卫国太子送来。”提起这个,郭凡就十分惋惜。

    姜蓁解释道:“卫国太子幼年曾在宋国做了五年质子,不像他弟弟公子阳在卫王膝下长大,感情深厚。比起太子的名分,父王更相信感情。”

    “那是因为王上爱重你,以己度人。卫王可不一定重感情。”郭凡撇嘴,说道:“真到了不得不战的时候,拿太子祭旗和拿公子祭旗差别可大了。”

    姜蓁耸了耸肩,“这倒是无所谓,反正三五年内,卫国和姜国是打不起来的。”

    她要忙着强大姜国的力量,卫国也是一样,变法才初见成效,急不得。

    这仗没有打出太大的火气来,打完之后,双方又心平气和的互相赎回了自家的战俘,然后又开始互通买卖。

    打仗的时候,姜王下令,盐铁一律不准卖给卫国。

    以前这命令有人阳奉阴违,在姜蓁收拾了一串君侯过后,所有君侯都老实了,只把盐卖给宋国郑国和齐国的商队。

    卫国商队买盐,需要再转一道手,成本飙升,卫国的盐价也是居高不下。原产地十五钱一釜的粗盐,到了卫国能卖一千钱,精盐就更不用说了。

    如果再继续打个半年,卫国军队里都会缺盐吃。

    【说起来卫国还是蛮惨的。国内产盐量不够,被姜国拿捏就算了,还土地贫瘠,每年都要从宋国买粮,受宋国掣肘。】

    【卫国人还不爱读书,能臣都从郑国进口。】

    【美人也少,卫王后宫大都是齐国的女人。】

    【虽然卫国这次败了,但也别把人家说得那么埋汰。要是没有炸药,谁家和卫国打,都会输。】

    五大强国能有现在这个地位,还是有两把刷子在的,哪怕是姜蓁,也不敢小瞧天下英雄。

    论起智商,天才多的是,公主府里都还有个过目不忘的,郭凡更是举一反三,姜蓁的脑子和他们比起来,只能算普通。

    她就是占了眼界和人多的光,真让她自己一个人和古人pk,她输的可能性更大。

    瞄了一眼摇头晃脑欣赏美人的郭凡,姜蓁提醒道:“我已经和我父王商量好了,等卫国公子一到,朝廷就准备收拢盐铁的生意,你回去之后写个细点的章程给我。”

    “明白,我东西早就准备好了,今晚回去再改改就能给你。”需要改的东西不多,基础方针是没变的,变的是手段,姜蓁这边的底牌和能力越强,郭凡的手段也会跟着变强。

    郭凡自己心里也有数,是该轮到自己上场了。

    陈冬想要治水,没钱怎么行,还得是他亲自动手,把国库填满,陈冬才能有的花。

    想到陈冬这个败家子花钱的速度,郭凡忍不住捂住胸口,提前心疼,“要不是为了姜国的百年大计,这大河我也是不想治的,太花钱了!”

    “钱还在别人的口袋里。都还没沾你手呢,现在心疼也太早了。”姜蓁无语吐槽。

    郭凡:“我替他们心疼不行啊。”

    【各位君侯:我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