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书屋 - 历史小说 - 1627崛起南海在线阅读 - 543.第543章 石碌的麻烦事

543.第543章 石碌的麻烦事

    由于车次调度环节所存在的技术问题,目前这条铁路线上安排的车次密度还难以实现当初建设部和交通部的设计货运水平,虽然这个局面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责任也不是算在某一个部门头上,但作为昌化石碌工业区的主管官员,钢铁产量的压力却是实实在在地压在了乔志亚身上。要知道执委会对他在这个职位上尽职与否的主要考量标准就是钢铁产量,至于其他的民生、治安、生产安全等等,那倒是次要问题了。

    然而次要问题也并非就能够轻易地忽略掉,乔志亚还在为铁路车次安排绞尽脑汁的时候,石碌铁矿的工地上也出现了一些状况。

    乔志亚在接到了田叶友的电话通知之后匆匆地赶到了矿上,刚刚动工开采仅仅半个月的一号矿坑发生了坍塌滑坡事故,将正在坑底作业的劳工埋在了下面,目前伤亡人数还不详。这对于乔志亚来说简直就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还没把铁路的运力问题解决,这边的生产源头又出了新麻烦。

    乔志亚的办公室距离矿区并不远,翻过一个山坡就到了。他抵达这里的时候,正好看到一群灰头土脸的劳工从作业区撤出来,其中不乏有头破血流,躺在担架上被抬出来的伤者。

    乔志亚叫住一名认得的工头问道:“田矿长人在哪里?”

    “报告首长,田矿长下到矿坑里查看情况去了。”那名工头有些惶恐地应道。

    “赶紧去把他叫上来!”乔志亚急道:“矿坑才塌了方,再出事怎么办!”

    工头应了一声,一路小跑着去找田叶友了。石碌这里的开采方式与田独铁矿一样,都是露天开采,以螺旋状的采掘方式不断将矿坑扩大、挖深。这样的方式肯定比坑道式开采的危险系数小得多,但也并不代表其安全度就有多高,塌方和滑坡都是这种矿坑里时常会发生的矿难,只是不知道这次有多少倒霉鬼被埋在了下面。

    不多时田叶友便从矿坑上来了,他倒是没有忘记戴上从穿越前带来的安全帽,以及乔志亚送给他的那双ix的全指防护手套。

    “老田,你是不是忘了你自己的命有多值钱?执委会一再强调任何情况首先考虑自己的安全,你还敢下到坑里去,出了事这个锅谁背?”乔志亚一看到田叶友,就忍不住先对他埋怨了一番。

    坑里死了多少劳工,那对于执委会而言都是次要问题,但如果连穿越者也出了事,那就真的是重大责任事故了。穿越之后这三年间,虽然也有几个人因为各种病情死去,但迄今还从来没有过穿越者死于生产安全事故的先例。而且田叶友现在是矿业部门为数不多专业人员中的一号专家,他对于海汉的价值可不是那些廉价的劳动力能够相提并论的。田叶友要是出了什么事,可以说海汉未来数十年的采矿业都会因此而遭受负面影响,这也正是乔志亚如此紧张他的原因。

    田叶友摆摆手道:“放心吧,我没下到坑底,也没有从滑坡那边下去,看了看下面的情况就被叫上来了。”

    “现在情况怎么样,有多少死伤?”确定田叶友安全无事之后,乔志亚这才问起了正题。

    “出事的时候下面一共三个班组在进行采掘作业,塌方之后跑出来了一部分伤者,根据现在清点幸存者所统计到的数据,大概还有33人被埋在了下面。”田叶友叹了口气道:“从塌方的情况来看,应该是不会有幸存者了,伤者有十几个人,其中有几个被乱石滚下来砸断手脚的比较严重,以我们这里的医疗条件未必撑得过去。”

    “事故原因是什么?”乔志亚听完伤亡状况之后反倒是松了一口气,这个数字基本还是处在可控的范围内,即不至于影响到今后的矿山生产,也没有达到在执委会那里难以交差的程度。当然最重要的是,死在坑底的这些劳工都是苦役营的编制,而非正式入籍的归化民,其价值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大概跟前些天的降雨有关。”田叶友解释道:“这里的表面土层开挖之后,下面都是碎石,再被雨水一浸泡,稳固程度就很低了。听逃出来的劳工说,当时是一辆矿车压塌了矿坑顶端的一截路面,结果就导致了连锁反应,土石方滑到坑底的时候已经不是人力所能抵抗的程度了。”

    “那一号矿坑的生产会因此中断多久?”这个问题才是乔志亚真正所在乎的事情。

    “这就是我专门把你叫过来看现场的原因。”田叶友作势招呼道:“你跟我去矿坑边上看看情况再说。”

    乔志亚依言跟着田叶友来到矿坑边,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矿坑的其中一面已经没有了一圈圈的矿车输送通道,取而代之的一片碎石所形成的斜坡,一直通到矿坑底部。由于目前石碌这边还并没有像田独铁矿那样安装蒸汽动力的矿石运输车,暂时还只能用较为原始的方式,由畜力拉动的板车沿着矿坑壁上的环形道路一路绕行。这滑坡把道路一埋住,矿石就没办法从矿坑下部运出来了。

    “至少需要三至五个工作日来重新挖通输送通道。”田叶友指着矿坑给出了时间表:“当然这是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如果这几天继续下雨,很难保证会不会在施工期间发生下一次的塌方。”

    “也就是说我们在此期间要损失差不多一半的产能?”乔志亚的眉头忍不住皱了起来:“我们这边耽搁个几天倒是小事,但昌化那边受的影响可就大了。”

    工业部所设计的煤铁复合产业基地充分考虑了原料和能源的分布地,将安南黑土港出产的煤和石碌出产的铁矿石在昌化地区进行集中,然后生产钢铁。昌化从去年开始便已经提前修建了数座炼铁炼钢的高炉,还有数量庞大的炭窑,并且早就开始了对产业工人的上岗培训。

    这边石碌铁矿投产之后,昌化的炉子就开始日夜不息地运作起来了。而这些炼铁炼钢的炉子如果因为原材料的供应中断而熄火,对于冶金部门的财力人力物力都将是极大的浪费。现在在昌化主持工作的是工业部的刘星礼,海汉目前技术水平最高的冶金专家,同时也是一个做事一板一眼的人,乔志亚想到他每个礼拜跟自己核对矿石供应量的认真模样就有些头疼,少了一两吨矿石就跟割了他的肉一样,要是减少一半的供应量,这个家伙会不会坐火车跑到石碌矿区来找自己撕个痛快?

    当然了,刘星礼会不会因此而怒火大发还是小事,如果真的影响到了昌化那边冶金部门的生产安排,那乔志亚和田叶友下次回到三亚述职的时候,恐怕日子就不是那么好过了。

    乔志亚没等田叶友答话,便自行摇摇头道:“这样不行,时间太慢,得尽快恢复生产。还有什么别的办法?”

    田叶友摊手道:“我们现在又没什么工程机械可用,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人力,你要快,那就只能投入更多的人力。现在一号矿坑剩下的劳工就只有三百人左右,每天能够挖多少方土石,你应该也是有数的。”

    乔志亚皱着眉头想了一阵,才应道:“我再调五百人给你,三班倒,晚上也别停工,尽快把这里处理好!”

    投放在昌化石碌建设项目上的苦役数量,前前后后至少已经有三四千人,淘汰率也是一直保持在惊人的20%左右,平均每五人就有一人长眠在这片土地上。而目前投放在石碌铁矿两处矿坑的苦役营劳工,总共在千人左右,乔志亚现在要调人,也只能从其他工地想办法,挖东墙补西墙,先把铁矿这边的问题解决了再说。

    “再给我五百人的话,工期应该能缩短一半。”田叶友点点头道:“我会盯紧点的。”

    “别再出岔子了,五百人就是上限了,再出事我可没办法另外找五百人来填坑了。”乔志亚脸上有掩饰不住的疲惫。这五百人的调动,势必会影响到他治下其他地方的工程进展,少不了会有别人来找他诉苦扯皮。

    而在石碌以北百里之外的儋州,当地新任行政主官张新的日子却要比乔志亚好过多了。作为前驻儋办主任,张新在儋州待的时间已经不算太短,对于地方上人、事、物关系都理得比较清楚,并且提前就有所准备,在海汉接管此地之后很快就上手了。

    儋州在“海盗”占城期间的损失,可以说是琼北各个州县中最大的。这不仅仅是指海盗军在攻城期间所造成的守城人员伤亡,还有在攻占儋州之后,城内被海盗军掳掠的人员和财产。当然了,全城绝大多数居民都感到很幸运的一件事,就是儋州陷落后不久,海汉民团就迅速赶来收复了城池,打跑了那些凶恶的海盗。

    接管此地的海汉民团第一时间就公布了两广总督和琼州府的授权信,并且发布了安民告示,在本地被战火摧毁的官府机构恢复正常运作之前,将由海汉临时机构对儋州进行代管,以及行使各种行政权力。如果有对此不可接受者,可自行前往府城申诉——当然如果真有人前往府城申诉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安民告示上并没有指出来,就等着有不安分的人跳出来自投罗网。

    而作为琼北地区被海汉渗透得最深的一个城市,张新领导的驻儋办早在“燎原计划”实施之前,就已经将儋州本地一些对海汉成见颇深甚至是抱有敌意的人员名单交到了三亚。在海盗攻占儋州期间,便利用各种借口对这些人进行了清洗,并且顺便就将这些人的家产也一道抄没了。

    在民团军收复儋州之后,本地民间就很难再听到什么反对海汉的声音,甚至对于海汉临时接管本地政务这件事,儋州的士绅居然也就很顺理成章地默认了。

    对于儋州的普通民众来说,海汉人接管这里之后的生活方式其实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该干嘛还是干嘛,只是有事的时候无需再去州衙折腾官司,而是要去请海汉的民政官来主持公道了。

    真正感到肉疼的还是儋州本地的一些大地主,他们很快就被临时管委会一一约谈,内容也很一致,那就是交出手里的土地。当然这种交付还是有偿的,临时管委会并不是打算要强抢他们的土地,但海汉人所出的价格的确也很难让他们感到满意。

    海汉人还给出了另外一种解决方案,就是地主们将土地当作股份来交给海汉来经营,而他们将作为股东,单纯地享受每年分配的红利。这种收益方式虽然比不了他们以前自行雇佣长工佃户种植农作物的收成,但胜在无需操心,土地够多的话,收益倒也够一家人吃穿用度了。而且海汉人承诺旱涝保收,风险要远比自己经营小得多。唯一的缺点就是要放弃对土地的支配权,也就是说他们将只有名义上的所有权,至于这些地今后怎么用法,那就不再是他们所能插手的事情了。

    这样的交换条件当然不是人人都会感到满意,小地主迫于海汉人的权势,大多也就只能认了,至少海汉人还承诺了他们都可以随时加入海汉籍贯,起码有条饿不死的退路。反正世人都知道只要入了海汉籍,吃穿住行这些基本的生存所需就不需再操心了,海汉人自然会一一安排妥当。而某些名下土地较多的地主士绅,对于这样的安排就不甚满意了,毕竟这土地的经营方式一变,对他们的收入影响要比那些小地主所受到的影响程度大多了。

    不是没有人试图武力抵抗海汉人的土地政策,但这些人往往都忽略了一件很简单的事实——他们连海盗都挡不住,又怎么挡得住打跑了海盗的海汉民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