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书屋 - 科幻小说 - 历史遗忘的角落在线阅读 - 第三章 东西魏决战

第三章 东西魏决战

    第三章东西魏决战

    宇文泰以鲜卑旧法治军,却用汉儒家学说搞政治,显示了其高超的政治智慧。535年,他提拔苏绰为大行台左丞,参与机密,拟订治国大纲,决心革新政治。

    一.在政治上,推行以德治教化为主、法治为辅的统治原则。

    宇文泰要求西魏各级官吏,用儒家学说修身,躬行仁义、孝悌、忠信、礼让、廉平、俭约等,恪守这些儒家道德规范。同时,向老百姓灌输孝悌、仁顺、礼义思想,以儒家伦理纲常观念教化百姓,稳定统治秩序。

    在选拔官吏上,宇文泰奉行唯贤是举、德才兼备的原则,哪怕出身贫寒微贱,也可封侯拜相。这就打破了传统的士族门阀选人制度。同时,大批汉族士人进入西魏政权,为西魏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作为少数民族出身的领导者,宇文泰还难能可贵的勇于纳谏。

    539年,他下令在京城阳武门外放置纸笔,让百姓随时提出治理国家的建议,接受群众的批评。这可能是中国最早的官方意见箱吧。

    二.在法治上,主张不苛不暴,官吏犯法一视同仁。

    宇文泰的舅子王世超任秦州刺史时,为害一方,被宇文泰果断赐死。

    宇文泰要求官吏断案时抱定“慎罚”思想,尽量减少冤假错案。552年,宇文泰还做了一件在中国古代法制史上颇有纪念意义的事。他废除了一项流传了二千余年的残忍刑罚。

    宫刑。宫刑,世人闻之皆不禁菊花一紧,是中国奴隶制社会的产物,与墨、鼻、腓、大辟合成“奴隶制五刑”。而“封建制五刑”,变为笞、杖、徒、流、死五种,但宫刑这一极端残忍不人道的酷刑,因不仅伤害性大而且侮辱性强,故深受某些心理阴暗变态的统治者的喜爱,在中国步入封建制社会后仍时断时续的一直在施行,直到宇文泰明确下令废止禁用。

    三.在经济上,宇文泰首先将北魏时制定的、后遭受破坏的均田制恢复起来,使由于土地兼并、战乱、天灾而丧失土地、流落他乡的农民重新获得了土地。

    关中沃野千里,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宇文泰注重发挥优势、因地制宜,根据儒家先富后教的传统观念,积极劝课农桑,奖励耕植,合理制定赋税制度,使关中地区农业生产迅速发展起来。

    四.在文化上,宇文泰在西魏虽推行过胡化运动,但其本人更雅好儒术。他以儒家学说作为思想武器,去除鲜卑族的一些落后习俗,并摒弃当时思想领域中风靡一时的空谈玄理、崇佛论道一类的腐朽风习。

    同时,宇文泰加大教育投入,在都城长安设立国子学,拜汉人儒学大师卢诞为国子祭酒(中央大学校长),推行学校教育。

    经过宇文泰的军制、政治、经济、文化改革,西魏吏治清明、民安物阜,加上关中之地利,势力迅猛发展,已完全能与东魏抗衡。

    双方的决战也很快来了。

    第一节一起桃色事件引发的大战

    决战之一的邙山大战,导火索很特别—东魏重臣,高敖曹的哥哥、高干的弟弟高慎,投降西魏了。

    高氏兄弟,是高欢极为倚重的悍将,在东魏也一直很受重用,高慎为何突然要跳槽到西魏宇文泰那里去?

    起因是高欢的世子高澄。但东西魏对此说法不一。

    东魏一方的说法是,高澄非常好色,竟然看中了高慎的妻子李氏,想要强奸,李氏跑脱向高慎哭诉。恰巧高慎即将外放为北豫州刺史,听到老婆的哭诉,男人哪能容忍这种事儿?故一到任上就向西魏投降了。

    西魏一方的说法是,高澄奉父命整顿吏治,发现高慎贪赃枉法,于是贬职为北豫州刺史。高慎怀恨在心,遂走上了叛变之路。

    哪种说法的可信度更高?

    高澄的好色,世人皆知。高欢有个小妾叫郑大车,名字起的挺粗犷,却生得花容月貌、娇艳欲滴,高欢喜欢,14岁的高澄荷尔蒙刚开始分泌,也喜欢。

    于是,高欢在前线跟宇文泰指点江山打的不可开交,高澄在后方与郑大车运筹帷幄也战成一团。有个多嘴的婢女将此事告诉高欢后,气的老高差点儿把小高刚长全的命根子给拔了。幸亏司马子如从中一阵和稀泥,高澄才保住了小命和世子之位。

    高敖曹兄弟四个,个个是牛人。三个是东魏的副国级干部,一个是省部级干部。高敖曹是老三,老大高干,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司空。老四高季式,冀州刺史、开府仪同三司。

    高慎,字仲密,是高家老二,御史中尉。高老二有个小媳妇叫李昌仪,不仅生的漂亮,而且精通骑射,文武双全。把已年过四十的高老二迷得不要不要的,不惜斥巨资娶了过来。

    古代成功的男人有个三妻四妾很正常,可高老二这事儿做的有点儿不厚道,他娶了小媳妇,就让糟糠之妻下了堂。

    让糟糠之妻下堂的混蛋事儿,虽然比不上高干和高傲曹哥俩儿当年公然野外强奸妇女那么恶劣,但对高慎的政治前途影响是巨大的。因为,他的原配妻子崔氏,可不是一般人家的闺女。

    崔氏的哥哥叫崔暹,与杨愔、司马子如等人都是高欢的股肱之臣。特别是崔暹,不仅是高欢的心腹,还是世子高澄的老铁,铁到什么程度呢?高澄后把嫡女乐安公主嫁给了崔暹的儿子。

    如此一重臣,怎能咽下妹妹无故被抛弃的恶气?一状告到高澄那里。高澄满口答应,收拾一下高慎,替哥们出气。

    第一步,先恶心一下高慎。高澄亲自主持婚礼,将被抛弃的崔氏改嫁他人,风光再婚。

    第二步,高慎担任御史中尉,有举荐官员的权力。但其之后发现,凡是他举荐的官员,到高澄那里就被全盘否决。

    前妻再婚就再婚吧,高慎没感觉有多失落,毕竟有小媳妇在怀,但是,自己举荐官员的权力被变相剥夺,还是令高慎有些不爽。

    更不爽的事儿接着来了。

    高澄发现没怎么恶心到高慎,哪能善罢甘休?来个直接的吧。他直接跑到高慎家,强行调戏高慎的小媳妇李昌仪,把衣裤都撕破了(衣服皆裂--《资治通鉴》)。

    被高澄如此羞辱后,高慎的反应是—消极怠工。

    有怨恨,在老板高欢眼皮底下消极怠工,是情商低吗?

    高家四兄弟,高干、高敖曹是胆汁质的莽夫,高慎却是多血质的腹黑。他的消极怠工,背后隐藏着一个足以毁掉整个东魏帝国的可怖动机。

    高欢觉察到了高慎的消极,一气之下,把他赶出京城,外派北豫州担任刺史。

    高慎等的就是这一刻。北豫州,以州境在古豫州北部而得名,治所在今河南荥阳市汜水镇,自古就是军事重镇,因为,这里有一座极其重要的大关隘。

    虎牢关。虎牢关又称汜水关、成皋关,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是洛阳东边门户,因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董卓大军与三国诸侯曾在此大战,成就了三英战吕布的历史演义。刘邦与项羽、李世民与窦建德,也都曾在此鏖战。李家建立李唐江山后,为避李渊祖父李虎之讳,将此关名改为武牢关。

    如此重要的军事重镇,高欢却把它当成外放看不顺眼的臣子的地方。高慎到任后,高欢才缓过神儿来,有些后怕,一道急令传至虎牢--高慎,你这个北豫州刺史,只管民事,军事由奚寿兴负责。

    一道彻头彻尾的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命令。

    可以想象,这纸急令,不仅没起到分权的目的,反而加速了高慎的叛变。543年,他直接向西魏的宇文泰投降了,投名状就是--虎牢关。

    这才应该是高慎投西魏的真相。

    不管什么原因,反正是高慎投降了西魏,并向宇文泰献出了东魏的战略cbd虎牢关,也引发了东西魏之间的一场大决战—邙山大战。

    543年,喜提虎牢关大礼包的宇文泰,亲率大军接应高慎,到洛阳时,包围了河桥南城。

    河桥位于洛阳城东北,西晋年间杜预所建,是当时黄河上的唯一桥梁。河桥规模宏大,在河两岸各有一个桥头堡,中间沙渚上也设了一个堡垒,称为“河桥三城”。

    此时,西魏军前锋已经进入虎牢。宇文泰则亲自率军围攻尚在东魏控制下的河桥南城,试图阻止高欢渡河。

    543年3月初2,宇文泰还未攻下河桥南城时,高欢已率10万大军兵临黄河。

    整条河桥仍然在东魏控制下,东魏援军又来了,宇文泰见事不妙,向西撤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没拿下河桥,撤军时,宇文泰想想不解气,下了一道命令。

    派人在黄河上游放出多条小船,小船上塞满柴火稻草,点着后就是一条条的火船。火船顺河而下,碰到河桥时,就可将河桥烧毁。

    你用船攻,我也用船守。东魏大将斛律金则派人在河桥附近用一百多条小船排成长队,船上拉了一条长长的锁链,来了个“铁索横江”。

    见火攻未能奏效,宇文泰向西撤退到瀍水(洛水支流,在洛阳西北)附近,把守住绕过邙山南下洛阳的要道,以阻止东魏军进一步南下。

    邙山位于洛阳以北,黄河以南,是汉晋帝王的陵墓所在。

    高欢大军驻扎在邙山与黄河之间的狭长地带,位置比较尴尬。向东,后方易被袭击,向西,通道又被西魏军卡住。

    对此,高欢的对策是:面朝西方,依邙山为阵,坚守阵地而不冒进,静待宇文泰。

    西魏在虎牢的先锋部队和主力部队被分割开来,时间拖得越久越对西魏军不利。在两军僵持十多天后,突袭战爱好者宇文泰,决心趁夜突袭高欢。

    543年3月17日夜,乍暖还寒,月黑风高,清风中弥漫着初生青草的味道。宇文泰命令士兵们喂好战马、吃饱喝足,放弃辎重、轻装上阵,蒙着厚厚的夜幕向高欢军扑来。

    古代行军打仗,两军大营相隔不远时,往往都要派出零散侦察兵,在对方大营附近观察监视。高欢当然也不例外。

    西魏军一行动,东魏的侦察兵就发现了,快马加鞭,及时在3月18日清晨前回到大本营,将宇文泰军的动向报告了高欢。

    高欢听完汇报,笑了笑:宇文泰这一夜的行军,肯定是吃了干粮后就往东赶的,水都没喝,渴都渴死了,还用我杀吗?

    枭雄的思维跟常人就是不一样,人家大老远的出门不会带水袋、水壶?不过,说笑不代表放松,高欢还是及时进行了布置,静待宇文泰。

    天蒙蒙亮时,大地朦朦胧胧,深邃微白的天空还依稀散布着几颗残星,正是微妙苍茫的时刻,西魏的轻骑兵大队却撩开了轻纱似的薄雾,铺天盖地喷涌而来。

    宇文泰想搞突袭,没想到高欢早有准备,而且是以逸待劳。两军相交之时,东魏军中冲出一员悍将,带一队数千人组成的精悍骑兵,直冲宇文泰的北军。

    此将叫彭乐。

    彭乐人虽骁勇,却是个倒戈将军,堪称东魏彭奉先、南北朝彭换章,倒戈履历异常丰富。其先是跟随柔玄镇人杜洛周起兵反北魏,后又投奔尔朱荣。再后来又投奔了原葛荣部将韩楼,在尔朱荣派大都督侯深讨韩时,又归顺了侯深。

    屡次跳槽后,再后来,彭乐归顺了高欢,并为高欢屡立战功。在东西魏沙苑大战时,彭乐受了重创,肠子都被捅了出来,差点送命。

    此时,彭乐的精锐骑兵直冲入西魏北军大营,因他过去倒戈的不良记录太多,所以有人赶忙报告高欢:彭乐又倒戈向宇文泰了!

    高欢心一凉,刚要派人追击。不久,见西北方向尘土飞扬,一员飞骑率先奔至高欢马前报告:大大大王,彭乐将军大大大有收获,满载而归!特特特令我先来报告!

    收获了啥?

    原来,高欢依邙山为阵,宇文泰军向邙山脚下南转,高欢军两翼由机动骑兵防卫。彭乐率右翼的数千名骑兵自东北方向横击宇文泰军左侧。宇文泰军正面受挫于高欢军严密的防守,侧后方又受到彭乐精锐骑兵的猛烈冲击,因而左翼崩溃。彭乐趁势率部插入到宇文泰军后方的中军营帐。

    此时,宇文泰和西魏能作战的将领都在前线,后方中军大营中是些什么人呢?

    一群酒囊饭袋。

    这群酒囊饭袋,是一批西魏皇族宗室。这些人作战能力几乎为零,在后方作乱的能力却不可小觑。宇文泰担心自己率军在外,这些人趁机在后方捣乱,就将他们带在身边,以便监控。

    等彭乐的精锐骑兵队风驰电掣般的冲进西魏大营时,这些大爷们就乖乖的成了俘虏。被俘名单上,有临洮王元东、蜀郡王元荣宗、江夏王元升、西钜鹿王元阐、谯郡王元亮等48人。

    西魏因此损失惨重?想多了。彭乐的这一举动,无意中为宇文家以后篡魏建周扫清了障碍,算是无形中帮了宇文泰一个大忙,献上了一次神助攻。

    这个大忙的作用显现,是以后的事。当前的形势是,宇文泰军偷袭不成,遭到以逸待劳的高欢大军的阻击,本来就处下风,又见后方这么多大人物被俘,军心大乱,开始溃散。

    高欢趁机命令鸣鼓全线出击,东魏大军人人争先,宇文泰军大溃败,被斩首三万余级。

    彭乐再接再厉,专门盯住宇文泰,狠命追击。被人惦记,有时是幸福的,有时是痛苦的,这取决于惦记人是谁。宇文泰被彭乐惦记上了,痛苦之极,狼狈不堪,眼看就要被俘。

    危急时刻,枭雄总有枭雄解决问题的方式。两马相距不远时,宇文泰回头对彭乐喊了一番话,彭乐立马紧急勒住马头,不追了。

    宇文泰说了什么?边跑边在马上说了一番语重心长的话:彭乐,你个二货,追的还挺起劲儿,没听说过兔死狗烹吗?今天你抓住了我,以后你对高欢还有用?我跑时丢了一大袋子金银珠宝在营帐里,干嘛不去取来实现财富自由?再不取可就被别人捡走了。

    倒戈将军一般不把义气当回事儿,但对财可很看重。彭乐用零点几秒钟的功夫瞬间品味了一番宇文泰的话--哎,有道理,我去看看钱被捡走没有。

    彭乐舍掉宇文泰,回到宇文泰的营帐中,果然找到了大袋大袋的金银珠宝。

    发财了!

    其实,也不能怪彭乐有此想法。历代开国武将们,最怕什么?兔死狗烹。由于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之先例太多太多,不胜枚举,武将们也逐渐找到了自己的求生之道--玩寇、养寇。

    彭乐拿了钱,藏好,回来报告高欢:宇文泰侥幸逃跑,但我老彭已把他吓破胆了。

    高欢是谁?也是曾在尔朱荣等人手下为将的,经历、心智、段位何止高出一层,他一眼就看穿了彭乐的心肝脾肺肾。

    “跪下!”

    高欢一声怒喝,命彭乐跪在地上,咬牙切齿,上前抓住他的脑袋猛往地面摁、掼,手中刀举了数次要砍下来,但想到这厮以后还有用,最后还是忍住没下手。

    一如后世孟良崮战役后的蒋介石之于汤恩伯,一顿拐杖和耳光伺候,打的跪在地上的老汤一头包,可恨归恨,也不好枪毙他。一是老汤还有用,二是鞍前马后的跟了自己这么多年,言必称学生,枪毙他,黄埔系会人心浮动。

    鼓乐满脸是血,请求高欢再给他5千人马,戴罪立功把宇文泰给追回来。高欢反手就一耳光:人都放跑了,现在追得回来吗?!

    言毕,派人取来一大堆东西压在彭乐背上。

    完了!彭乐心一紧,闭眼等死。

    可渐渐觉得压在背上的不像磨盘之类的硬物、重物,而是异常顺溜丝滑……睁开眼一看---是三千匹绢,在当时能做货币使用的绢。

    是高欢赏他的。成为枭雄的首要能力,就是得会控制情绪。做不成情绪管理大师的人,趁早了结枭雄梦为妙。

    因宇文泰的西魏一直在,彭乐此后也就一直受高欢重用,“养寇”举动完美的达到了他要的效果,直到551年因谋反被高欢之子高洋所斩杀。

    此仗高欢占尽上风,可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几天后,发生了一件偶然的小事,使两军形势瞬间发生逆转。

    高欢、宇文泰两军重整旗鼓对峙。高欢手下的一个士兵,也许是大战紧张导致精神压抑,也许是最近高欢军中伙食不好,总之不知什么原因,把后勤部门的一头驴给杀了。

    驴,直到现在还是有“帝国坟场”之称的阿富汗的重要战略物资。个头不大的阿富汗毛驴因其负重多、抗高寒、耐力强等优点,一直被公认为全世界毛驴中的战斗机。阿富汗人骑着它们在崎岖的山路和险峻的谷地中穿梭,打跑了英国人、苏联人、美国人,让五常中的三个真真实实的尝到了毛驴军的厉害。

    据称,2001年美国打响阿富汗战争时,鉴于英苏在阿富汗被毛驴军打跑的遭遇,老早就对“毛驴战”高度重视,专门在地形与阿富汗相仿的美国内华达山脉塞拉山区建立“骑驴学校”,教学内容只有一项―如何骑驴。另外,在阿富汗成立了国民军战略投送中心,在那里,至少有20万头毛驴接受过美军的魔鬼训练。据说,这些驴们能听的懂阿富汗语和英语双语指挥,加上驴语,可谓掌握了三门语言。

    现代尚且如此,在古代,驴对军事行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故杀驴,军中执法官气愤的赏了这个丘八一顿军棍。此丘八一气之下,跑去投奔了宇文泰,并告诉了宇文泰高欢本人所在的具体位置。

    一头驴就暴露了高欢的位置,宇文泰心中暗自窃喜,决定来个擒贼先擒王。他调集重兵,悄悄绕过高欢军主力,突然全力攻击高欢的指挥部中军帐。

    斩首行动来的太突然,这下轮到高欢狼狈了。仓皇逃跑,坐骑也被射死。一个部下自己下马把马让给高欢,七八个亲兵拼死保护老高出逃。

    宇文泰带兵紧追不舍,眼看越追越近,高欢的亲信都督尉兴庆跳了出来:大王赶快离开,我腰中还有一百支箭,足以射杀百人,保护领导撤走!

    高欢两眼放光:如果我们都能生还,我一定封你为怀州刺史。如果你战死了,这个刺史就让你儿子来做。

    尉兴庆谦虚了一下:我儿子还太小,就用我哥哥做吧。

    看样哥俩儿感情挺好。高欢哪能不答应,这时就是用你婶子大娘二姑做刺史都行。

    尉兴庆一人殿后,连连放箭掩护高欢逃跑,最后箭射完了,被西魏追兵乱刀砍成肉酱。尉兴庆没白死,后高欢兑现诺言,将其哥哥封为怀州刺史,也就是河南省焦作市市长,妥妥的正厅级干部。

    高欢跑的人困马乏,随从有掉队的,高欢没来得及给人许诺当刺史的,被俘后立即反正,向宇文泰报告了高欢逃跑的方向。

    还得给我追。宇文泰立即派三千轻骑兵急追,领衔者大都督贺拨胜。

    一刻钟功夫,贺拨胜发现了前方策马奔逃的高欢,因为走的急没带弓箭,便手执长槊,狠夹马腹,与13名骑兵一起追赶了上来。两马一前一后,贺拔胜身子奋力前探,伸直胳膊持槊够向高欢。高欢双眼紧闭,抱着马脖子,脸紧紧贴在马脸上不敢动弹。因为,他的后脖颈已数次隐隐感受到了金属槊尖触碰的寒凉。

    千钧一发之际,又有猛将救主。高欢妻子娄昭君姐姐的儿子、高欢部将段韶(后来的“北齐三杰”之一)拍马赶到,拈弓搭箭,一箭射翻贺拨胜座骑,贺拨胜顿时槊飞人翻。

    段韶又接连射倒西魏几名骑兵,掩护姨夫高欢逃远。

    贺拨胜从地上爬起,顾不得屁股蛋子生疼,吐走口中污血,连连捶胸顿足:今天竟然没带弓箭,真是天意啊!

    没带弓箭,把长槊当标枪使不行?还是技术不过关。

    高欢逃脱后,毕竟只是中军受冲击,大部队还在,其马上

    收拢部队,卷土重来。

    高欢兵力明显占优,战场形势又发生逆转。宇文泰大败而逃,幸亏柱国大将于谨、独狐信等人,收集散卒从侧面不断袭扰高欢的追兵,宇文泰才得以狼狈退回渭河上游。

    邙山大战,高欢、宇文泰各自做了一次战场博尔特,最终还是宇文泰跑了。有学者分析,邙山大战西魏损失惨重,如果高欢能一鼓作气攻向关中,历史将改写。

    其实,这是个历史错觉。邙山大战结束后,东魏大军攻至桓农(今河南灵宝),此处可是西魏的粮仓所在。守将王思政眼见西魏大军处处败逃,无奈打开城门,上演了一出真实版的空城计,居然真唬住了东魏大军。

    为何?东魏军经过此大战,也是元气大伤,已成强弩之末,根本无力趁机进军关中扩大战果。

    邙山大战中,还有一个不为历史所注意的小事件儿,最终影响了后来取代东魏的北齐的历史。那就是,大美女李昌仪的被俘。

    东西魏邙山大战后,高慎的妻子、儿子们全被高欢的部将侯景所俘虏,押送邺城。其中,也包括引发此战的“红颜祸水”、大美女李昌仪。

    鉴于高干、高敖曹等对东魏立有大功,高欢饶过了高慎妻儿的性命,只是发配为奴隶。而高澄,穿上华丽服饰,梳洗打扮一番,去见李昌仪,挑逗的说:今日若何?

    李昌仪默然无语,她哪能有别的选择?高澄毫不客气的纳其为侍妾,看样对其是真有感情,当初的举动不止是为哥们崔暹出气那么简单。

    然而,高澄没想到的是,他的这一好色举动,最终又在高家引起一片腥风血雨,这个李大美女真不是个吉祥物。这点后叙。

    第二节玉壁之战

    邙山大战结束不久,东西魏之间的第五次大战又开始了。这次,高欢不惜赌国运,也要拔除西魏的一座新城。

    玉壁,今山西稷山西南,在南北朝时是极为显要的军事重镇,是东魏和西魏扩展势力,而向对方进发的咽喉要道。

    公元538年,西魏东道行台王思政以玉壁地处险要,上书请筑城,并由河南的恒农(今河南灵宝)移镇玉壁。

    筑城可不是小事,耗费国力之巨可以想象。移镇更非同小可,涉及军事政治中心的搬迁。可对王思政的这个申请,西魏当局很快就欣然准许了。

    为何?来看看玉璧的地理形势。

    玉壁,在当今稷山县西南六公里,坐落于汾河下游与涑水河分水岭峨嵋原北缘。峨嵋原即地理学上所谓“峨嵋台地”,地处运城盆地中部,面积6000平方公里,周300公里,台地略呈棱形,海拔在400米以上,北界汾河谷地,西界黄河峡谷,东、南为涑水河所环绕。台地边缘受流水侵蚀和河流冲刷,形成陡峻的黄土断崖和冲沟,沿河断崖大多在50米以上,整个台地犹如一巨大黄土城堡。

    台地中央,有两座超过千米的孤峰山和稷王山,东西相对,宛若台地的两只眼睛。占据峨嵋原,东南可控制涑水河谷的南北孔道,西北则可控制汾河河谷东西孔道,进可长驱突击,退可守险无虞,古来构成西南拱卫长安、东北屏翰晋阳的地理形势。

    同时,台地地处暖温带,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盛产粮麻,军需问题能迎刃而解。故,谁占有峨嵋原,谁就取得了战略主动。

    如今,西魏既进入河东,如欲站住脚进而巩固和发展,则必须守住峨嵋原,这正是王思政筑城、移镇玉壁的原因。

    而河东是二魏角逐中东魏的要害,“软腹部”,高欢前对西魏涉足河东早已如坐针毡,今对其筑城玉壁自然更如鲠骨在喉,这正是高欢不惜以赌国运也要拔除玉壁的原因。

    这次还是东魏主动攻击。546年,高欢又亲率大军十余万人,自都城邺城出发,进攻玉壁。

    此时王思政已调任,西魏以韦孝宽为并州刺史,率军镇守。当年9月,高欢大军包围玉壁,引诱西魏军出战。韦孝宽审时度势,据城固守。

    10月,东魏大军昼夜不停攻城,双方用中国古代最传统的攻守城战法,上演了一场中国封建社会时代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战术最杂、伤亡最多的争夺战。

    1.筑楼对筑土山。

    高欢命人在玉璧城南筑土山,欲居高临下攻城。韦孝宽则下令将城楼用木头加高,比城外东魏筑的土山还高。一山更比一山高之下,万箭齐发,射的东魏军不敢再登土山,也无法再将山加高。

    2.挖沟对挖地道。

    筑土山攻城不成,高欢军改变战术,在北城城外挖掘了10余条地道,集中兵力进攻。

    古代对付地道战最有效的战法,就是挖沟。几道深沟挖下去,挖地道的总归会挖到沟里来,守军只管蹲守在沟沿上等候,像捉知了猴儿一样破敌即可。

    韦孝宽也不例外,以传统的挖沟法对付高欢的地道进攻,收割了不少人头。同时,还发明了烟熏火燎法,在沟外堆积木柴,备好火种,一旦发现高欢军在地道中潜伏,就将木柴塞进地道,投火燃烧。

    韦孝宽本人心理还特别阴暗,准备了几台牛皮囊鼓风机,将烈火浓烟吹入地道,地道中的高欢军被烟熏火燎,焦头烂额,不少士兵一氧化碳中毒。

    幸亏那时辣椒还没传入中国,那是一千多年后明朝后期的事儿,否则,烈火中加入点辣椒面,再用鼓风机一吹,那酸爽……

    3.帐幔对撞车。

    土山战、地道战不行,东魏部队回归到简单粗暴,直接用大量攻车疯狂撞击城墙,城墙一旦撞倒,立即攻入屠城。

    韦孝宽如何应对?用布匹做成帐幔,随其所向张开,攻车撞之,布受冲击立即悬空,城墙未受损坏。近代汽车的安全气囊,不知是否是受了韦孝宽的启发才发明的。

    帐幔能做安全气囊,但毕竟是布做的,高欢军把干燥的松枝、麻秆绑到长杆上,灌上膏油点燃成为超长杆火把,支起来去焚烧帐幔、玉壁城楼。

    面对这种超长火把,韦孝宽下令把锋利的钩刀也绑到长杆上,等超长火把伸过来时,即用这超长杆钩刀割掉火把。火炬战也失效了。

    高欢、韦孝宽,两人在此战中各自穷尽了一生的发明天赋,堪称北朝爱迪生、达芬奇,军事发明界的卧龙、凤雏。

    火攻失败后,高欢又心生一计。

    水。高欢派兵截断城外河流,并在汾水屯驻重兵,控制了水源,城内的守军就如孟良崮上的七十四师,渴也渴崩溃了。

    想法很好。水是截断了,第二天清晨,高欢一起床,到处银装素裹、白雪皑皑。韦孝宽正带着士兵在城头吃雪团、啃冰凌呢。

    原来是冬天到了,高欢像是上了塑料大棚的蔬菜,忽略了季节,白白耗费军力搞了一次大型水利工程。

    水攻不行,就再来个血浓于水攻法。高欢押着俘虏来的韦孝宽的侄子,向韦孝宽劝降。

    侄子?儿子、老子都不行!韦孝宽轻蔑回绝。古今中外历史上,以亲情为要挟破敌的,鲜有成功战例。羊侃面对被作为人质的儿子,拿箭就射。斯大林,面对被德军俘虏的长子朱加什维利,更是淡然的宣布“我不会用一名将军交换一名士兵”。细思个中缘由,令人唏嘘。

    连续攻城50余日,东魏大军已死亡7万人,精疲力竭,仍无攻破希望。

    心情焦虑,易伤内脏。高欢急火攻心,旧病复发,病倒,于当年11月解除了对玉壁城的包围。

    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哪有那么容易?!韦孝宽不打算这么轻易的就放这帮来犯之敌走,他令人散播了一条消息。

    “高欢中箭,命不久矣。”

    主帅将亡,军心必然涣散,若不稳定军心,撤退都成问题。韦孝宽这是往死里折腾高欢。

    仗打败了,但不能躺平摆烂,军心需要稳定,高家的执政需要延续,否则会陷入万劫不复。高欢发着高烧,双颊通红,双唇煞白皴裂,带病坐帐,强作镇定,宴请将士,命令大将斛律金做歌助兴。

    斛律金,敕勒族人,生于山西朔州,勇猛豪放,曾在东西魏邙山大战中救高欢于重围。其本人又多才多艺,能歌善舞。于是,一曲风格明朗豪爽、境界开阔、音调雄壮的北朝民歌诞生了。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水草低见牛羊。

    这就是艺术概括力极强的《敕勒歌》。斛律金以鲜卑语唱出,高欢自己领头唱和,英雄之泪不禁夺眶而出。

    玉璧之战,虽是东魏攻,西魏守,可苦战60日,西魏死伤士兵高达7万,却未进玉璧城半步,可谓完败。7万将士的灵魂,何处安放?

    韦孝宽则凭借此战,一战成名,深受宇文泰赏识。宋代时,文庙祭祀孔子,称为文宣王庙,文庙里有孔子的七十二门徒陪享。武庙祭祀的时姜太公吕尚,称为武成庙。与文庙相对应,官方评选出陪祭武庙的七十二将,韦孝宽位列其中。

    而强撑病体撤回晋阳的高欢,一到家就彻底躺倒了,这一躺就再也没起来。

    547年初,纵横魏室多年的一代枭雄高欢,在晋阳带着无尽的遗憾溘然长逝,年51岁。后其子高洋废东魏孝静帝,自立为帝,建立北齐。

    西魏这边,551年3月,元宝炬死,长子元钦继位。554年元钦被宇文泰所废,元宝炬四子元廓即位,即西魏恭帝。

    556年宇文泰病死,其侄宇文护承继大权。557年宇文护迫西魏恭帝禅让,西魏灭亡。宇文泰之子宇文觉为大周天王,建立北周,建都长安。

    至此,波澜壮阔的东魏、西魏的历史结束,北中国进入波涛起伏的北齐、北周双雄并立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