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书屋 - 历史小说 - 皇明皇太孙在线阅读 - 285 心思

285 心思

    常蓝氏的溘然长逝让北平府上下比较关注,起码对于官场上的人来说,这是不折不扣的大事。

    先不说常蓝氏是蓝玉的姐姐,长姐如母的那一种。就算现在蓝玉大胜,只是对于更多的人来说,他们在意的是常蓝氏是当今圣上的外祖母,这才是他们不得不重视的。

    当然勋贵人家在这个时候也都是比较关注的,尤其是来到了北平府的一些勋贵人家。莫要说是常系一脉了,就算是徐系的,这个时候也都需要派人过来吊丧。不只是因为常蓝氏是当今圣上的外祖母,也因为常蓝氏是常遇春的正妻。

    就算是宗室这边,坐镇北平府的宗正、晋王朱棡也专程过来吊丧了。

    一些命妇到了开平王府,一些和常蓝氏平辈的、或者是辈分稍微低一点的,其实都很羡慕常蓝氏。常蓝氏的荣耀,是她们无比羡慕的,也不敢去比较的。

    她的丈夫是常遇春,大儿子承袭了国公,二儿子和小儿子也拼出来了侯爵。女儿是先太子妃,生下来了当今天子。至于说胞弟是凉国公蓝玉,如今也是大明军方的旗帜之一。

    可以说常蓝氏不管是生前还是死后,都是不折不扣的荣耀。在大明,或许也就是先皇后可以比常蓝氏更加成功,其他的女人哪一个骨子里不羡慕常蓝氏啊!

    吴王朱允熥双眼通红,他似乎是根本不在意其他人说些什么、议论什么,只是跪在那里给常蓝氏守灵。至于有人要说什么有违礼制,那估计也就是心里嘀咕一下。要是现在敢说出来的话,必然是惹怒朱允熥,说不定也会得罪常家。

    “停灵七日后,舅舅们就扶灵回应天府。”朱允熥想起来了什么一般,声音沙哑,“外祖母肯定是要和外祖母葬在一起,皇兄届时也会过去。”

    常茂点头,他的父亲常遇春就葬在钟山之下,这也是所谓的‘陪葬孝陵’,是一个臣子的荣耀。

    常升看着朱允熥,有些心疼的说道,“外甥,你就别在这边跪着了。你外祖母一直心疼你,若是看到你这样子,她走的也不安心。”

    朱允熥看着灵柩,心里也很酸涩,“外祖母走了,我再陪陪她。这几年她老人家在北平,我也很少过来看望她。我在陪陪,外祖母肯定高兴。”

    其实朱允熥虽然无比的悲伤,不过觉得还算庆幸。起码他是紧赶慢赶看到了外祖母最后一面,他也知道外祖母走的比较平静,外祖母也没有什么遗憾,这自然让他觉得比较欣慰。

    常茂想起来了什么一般,小声问道,“外甥,陛下真的说了要去迎灵?”

    “这是自然!”朱允熥理所当然的说道,“可是外祖母有什么交代?咱年岁还小,也不知晓一些习俗。若是外祖母有交代,就按外祖母的交代来。”

    常茂这个时候开口了,有些期期艾艾,“她此前也有交代,她是想要和父王合葬。只是她也不想大办后事,陛下若是亲迎倒也说得过去。只是,她不想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也去送葬。”

    朱允熥沉默片刻,随即说道,“若外祖母真有这般交代,自然是依外祖母的意思。只是母妃子嗣,也都该过去送送外祖母。要不回到应天府,就不停灵了,直接去钟山?”

    常茂就是这个心思,他知道朱允熥做不了主。但是常茂知道他的那个大外甥很有可能对于这件事情无比重视。哪怕看似这几年大外甥来的少了,那也只是因为开平王府现在在北平而已,常家的荣耀和恩宠从来都不缺。

    在朱允熥在这边守灵的时候,自然是有着一些快马朝着应天府奔去。

    除了朝廷在北边大胜之外,开平王妃过世,这也是不折不扣的大事,自然是需要立刻报告给陛下的。说到底开平王妃的身份太特殊了,谁也不敢在这件事情上打马虎眼。

    朱允煐对于这些事情并不知道,这也就是时代的局限性。哪怕大明的驿站比较发达,可是说起来基本上也都是靠驿站,靠快马加急。

    朱允煐也算得上是习惯了这些,一些重要的事情说不定延误个十天半个月的。而有些事情说不定需要一两年的时间,才能够慢慢的传达到大明的一些乡镇,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这就是现在的生产力,朱允煐也确确实实没办法要求太多。

    什么电话、电报之类的,短时间内还是不要指望了,这也不是说一个人就能够立刻搭建出来的。现在的基础科学不够、现在的技术积累不够,哪怕朱允煐在‘天方夜谭’,能工巧匠们也做不到啊。

    虽然心里头有事,不过作为皇帝,朱允煐也需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他还有很多的政事需要处理好。想要去调整情绪,这对于他来说都是有那么点奢侈的,也是不现实的。

    谷对于这个大明朝的未来规划,朱允煐也需要做好,他必须要勾画出来更加美好的蓝图。

    看似风调雨顺的,尤其是现在也有着第一季水稻的收割。虽然在大明很多的地方也只是一年一熟,但是江南、福建这样的地方,还是可以做到一年两熟的。

    朱允煐拿着奏折,心情愉快的朝着乾清宫走去,“皇爷爷,咱们的粮仓也该满起来了。再过两年,咱们谷仓里也该是新粮压着旧粮了。”

    老朱连忙接过折子,立刻笑了起来,“好啊!这东西才是活命的东西,粮食比啥都重要。银子、金子,遇到了灾荒可没法子填饱肚子。”

    朱允煐也笑了起来,大咧咧的说道,“不管是粮食还是银子,我都喜欢!”

    朱允煐一点都不觉得自己是再贪心,这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美好的东西,当然是大家都喜欢的,这自然也就是人之常情了。有着这样的想法,再正常不过了。

    老朱越看越满意,对朱允煐说道,“这好啊,咱的粮仓满了,也该心里踏实了。手里有了粮食,心里就有底,做事心里也不慌张。”

    “是这个道理,手里有粮心中不慌。”朱允煐笑着认可,尤其是对于他这样的皇帝来说,“皇爷爷,上次说的苏州那边的地方,也是该给他们降点税了。咱大明开国三十载,一直都是在那边课以重税,底下人都说你是在报复苏州百姓当年帮着张士诚守城。”

    老朱自然也知道这些事情,也不在意,“那些人爱说就说去,咱也不怕那些人说。苏州可是咱的税地,今年年景好不要担心粮食。只是咱减了税,以后遇到了灾荒可咋办?到那时候再想要增税,这就是个麻烦事了。”

    朱允煐自然也考虑过这些事情,只是也有些担心,“皇爷爷,海贸的事情你也看到了。咱们的税制要改,现如今的税收还是少了点。”

    对于税收这样的话题,老朱自然是无比慎重的,他也知道这件事情不能含糊,这些事情是必须要更加重视的。说到底大明的财政看起来是在好转,只不过有些事情也不能马虎大意。

    税收,毫无疑问会影响这个国家的发展,税制也可以说关乎着这个国家的未来。

    老朱仔细想了想,对朱允煐说道,“英儿,你说的这事咱也想过。咱此前想的事情有些简单了,有些事情咱以前也没有想到。”

    到底是第一次当皇帝,而且登基的时候,老朱即使是努力学习,可是也没办法一下子将所有的事情考虑的很齐全。尤其是为了当好皇帝,有些时候老朱也是需要和一些世家大族,和地主士绅做出一些妥协,哪怕只是小小的妥协。

    朱允煐开口,对老朱说道,“孙儿在想着若是合适,咱们得注意土地兼并的事情了。现在有些苗头了,咱大明才开国三十年啊!这么走下去,以后那些土地都归大地主、豪绅了。”

    老朱忍不住皱眉,只是也在开玩笑,“读书人的田,你都给限制住了。”

    优待读书人,老朱在这件事情做的还算不错。只是这样的事情,也就是相对来说。

    元朝的时候,读书人的地位低,但是对读书人也是比较宽容。所以在大明开国之后,还有一些遗老遗少是比较怀念元朝的,那些读书人觉得元朝的时候对读书人比较宽容。

    可是现在呢,读书人的地位提升了,可是朱皇帝不断的打压,也让不少读书人感觉到不太满意。尤其是前段时间,新皇帝一下子给读书人免税、免徭役的田地作了限制。

    以后想要投献什么的,不说是完全不可能的。但是不存在中了举人,全村、半个县都给土地投献在举人名下免税了。

    老朱对于这件事情很重视,他也确实觉得这个事情,是影响国朝根基、自然也就不可能马虎对待了。这个事情不说从长计议吧,不过肯定是需要多多的讨论了。

    现在的税制有一些好处,但是这里面也有一些不足。

    而朱允煐知道这些,自然也就想着要去改变一些事情了。他知道不存在什么完美的政策,但是只要对大明比较好、隐患少一点,那也就足够了。我喜欢的猪头的皇明皇太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