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书屋 - 历史小说 - 明末称雄在线阅读 - 第307章 变着法抢钱

第307章 变着法抢钱

    傅山授镇守郧阳总兵官,统第八镇三万兵马。蔡远、张国栋分任第一二师副总兵,分驻郧阳、襄阳。

    张山授镇守武昌总兵官,统第九镇三万兵马。朱元成、常升分任第三、四师副总兵,分驻荆州、武昌。

    马祥麟授镇守长沙总兵官,统第十镇三万失马。秦翼民、邓原分任第五、第六师副总兵,分驻长沙、桂阳。

    刘允升授镇守旅顺总兵官,统北洋水师一万五千人马,杜松、丁煊、张国柱分任第一二三分舰队副总兵,分驻旅顺、皮岛、庙岛。

    各师副总兵各辖三协,每协主官皆授参将衔。

    另外镇、师、协都设有指挥官,置有参谋长为副职,官职比主官低一阶。协下各标主官为游击、都司,各营主官为守备、千总,连主官为把总、百总。

    对于九头鸟,皇帝这次一次到位,完全就是按照编制配齐官职,并且都是正配,授给相应军衔。自刘钧到最底下士兵,全都按职授给相应军衔。就连四镇中的夷人雇佣兵,也都授予军衔,有些还给予官职。

    为了让刘钧把四镇兵马拉去辽东,发起更大的攻势,朝廷除了没银子给,其它的是要官给官,要衔加衔。湖广的总督巡抚们表面上还总督提督着这些兵马,实际上他们现在对九头鸟的控制力相当的弱。他们的督标、抚标都已经没有了。

    唯一保留的就剩下监军了,自镇到协,镇师协三级,每一级都配有太监和文臣监军。但在刘钧的要求下,监军太监和监军文官级别都比主官低一级,而且这些人只有监督权,却没有指挥权,不得领兵。更不得对干涉作战指挥。

    朝廷还派驻了督饷军官,但九头鸟的粮饷并不经过朝廷,因此这官职设立也毫无影响。

    四镇的军饷依然来自于地方解决,表面上是来自于军屯屯租、奖券、关费等。不过靠这些是远远不够供应粮饷的,更不用说还得完成全军的换装,把九头鸟打造成一支先进的火器部队了。

    刘钧养军,主要还是靠银行、钱庄以及军械坊、盐厂、东印度公司几大财源进帐。

    尤其是银行这边,现在越来越顺利。网点已经铺遍大明两京十五省。银行现在最赚钱的三个业务就是铸银币、商业贷款以及发行银元券和汇兑业务。这个源源不断下着金蛋的金鸡,有许多人在觊觎,可刘钧看护的很严,独霸着这一块,不许任何人插一脚。

    “我们的铸币业务现在很好。”陆维章很是兴奋的对着女婿说道,他原本只是家财不过二三十万的商人,放在西湾那是大富,可放在整个湖北甚至整个天下,那就微不足道了。可自从他为女婿管理商业这块,他的眼界那是大开。如今从他手下过的银钱那是动则百十万两。

    银币现在的标准含银量是百分之八十八,含铜百分之十二,还不到银九铜一。因为铸币规模大,使用的是水力冲床等机械冲铸,效率极高。其铸币的利润很高,每铸一块银元,都有百分之八的利润。

    “现在我们建有五个铸币厂,每个铸币厂每天能铸造十万枚银元。”

    刘钧点了点头,一天有四万块银元的利润,确实是日进斗金了。

    “百姓对我们的银元态度如何?”

    “大家都喜欢我们的银元。漂亮、美观,而且标准。”陆维章回答说,“不过也有一个情况,就是百姓都喜欢到银行来换我们的银元。可换回去后,却又用的较少,都存起来收藏。”

    刘钧笑笑,“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历代以来,各种制钱私钱不一。越是好的钱越是被收藏,市面上反而都是差钱流通,这其实就叫劣币驱除良币。大家都知道好钱真金足银,因此都收藏,都想把差钱拿出去用掉,就造成这么个结果了。就跟我们大明原来一样,有钱的人把银子侵铸成银锭后收藏在地窖里面。”

    “这可怎么办?”

    “不用担忧,这其实算不得什么坏事。”刘钧铸币之初就曾经想到过这种情况了。虽然说银币是银九铜一,可他却成色稳定,且方便使用,这样的钱比起各种成色不一,形制散碎使用不便的银锭碎银子来说,当然更好,被收藏也是正常。

    但刘钧也有办法让银元加大流通,最主要的办法当然就是铸更多的银元。

    以前大家有钱,缺少投资渠道,都把银子埋在地窖里保存。而现在,刘钧的银行帮他们保存银子不收手续费,还给他们不低的利息,自然刺激了他们把银子送到银行来。

    刘钧把那些吸收进来的银子,都要先按成色先鉴定兑换成银元单位,然后给他们存单银票。这些银子入了银元,刘钧转头就把他们全送去铸币厂,全都铸成银元。再转贷给那些商家,收取高于存息的借息。等储户来取现时,银行支付的也不再是银锭而是银元了。

    银锭不断的改铸成银币,银元越来越多,各种直接使用的银锭也会越发显得不方便使用。

    “不过银元也有一些不方便之处,我们的银元都是一元的,数额还是较大,使用起来往往得找零,没有人愿意拿银元换一堆铜钱回来。现在朝廷的铜钱已经越来越恶,根本没有人愿意使用。因此,如果不是大额交易,百姓都不肯用银元,没人愿意吃那个亏。”

    陆维章提起另一个问题。九头鸟虽然也发行了银元券,不但有一到百元的,还特意发行了五角二角一角三种小额辅券。

    虽说银行承诺银元券随时能兑现,但很多百姓心里面对于这种纸券还是有些提防的,如今还没能马上打开市场,大量流通。

    “那我们就铸小额银币,一元银元以外,再铸五角、两角、一角三种,我们一元银币是含银八成八,那辅币就含银七成。”银辅币币值低。也提高了铸造成本,刘钧很直接的又把含银量降低了。银七铜三,这能保证成本下降,还能增加利润。起码会是原来的一倍。

    陆维章嘴唇有点发干。咽了咽喉头,他没想到刘钧如此大胃口,不得不心声提醒道,“我们的银元本来利润就不低了,市面上已经开始有人在私铸。如果我们把银辅币改为银七铜三。我估计会引来更多不法之徒私铸造假,到时对我们银币信用不利啊。”

    一元银币百分之八的利润,现在辅币百分之十六的利润,肯定有许多人会铤而走险的。一旦市面上出现许多劣质银币,那无疑会败坏银元的信用。而银辅币这么高的利润,只怕别人不用掺假,按银行的成色私铸,也一样赚钱,到时倒不影响银元信用,可却会抢夺银行的铸币利润。

    刘钧无所谓的挥了挥手。“别人私铸,达不到我们这样的规模,没有我们的技术,成本降不下来,利润没这么高。至于掺假劣造,就算我们是十足的银元,那他们造假才利润越高。总之,不论我们的成色多少,影响的其实只有百姓,成色太低。会有信用不足,但和造假者无关。”

    “不过我不担心成色下降百姓接受问题,银辅币为的是方便,成色低一些关系不大。毕竟我们不是称重计钱,而是按面值计钱。只要这钱我们放出去,再愿意随时兑换回来,那百姓就会使用。”

    至于私铸假钱,这个肯定是难以避免的,但刘钧也不会随意放任。

    “我们会加大打击私铸的力度。杀一儆百,成立一支专门的缉私队。”刘钧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私铸者,不过他有皇帝的许可,而且他是向皇帝上交铸币税的。崇祯也知道朝廷把铸币权收归朝廷,交给户部后,并不一定能办好得利,顶多是让官员们借此贪污罢了。

    在刘钧当初主动提出向朝廷上缴铸币税后,崇祯就干脆把铸币权交给刘钧了,相当于把铸币业务承包给刘钧了。而且铸币税实行的是包税制,这也算是大明朝税收制度的一个特点了,定个额,然后也不管你到底实际是多少。

    就好比大明有好些官员,在地方收关税时,就曾经有过一年只用了四个月收满一年定额税数后,就开放关口,接下来八个月都不再收一文钱。结果这种做法,居然还赢得许多官员称赞。

    现在户部也是这样向刘钧收铸币税,每年十万两的铸币税。一年只收十万,多了不要,少了不行。至于刘钧铸币一年能赚多少,他们不管。

    户部和崇祯还觉得大赚了一笔,一年十万两,不投入一文钱,白赚十万。朝廷原来年年铸铜币,铸一炉亏一炉,铸的多亏的多。因此,虽然如今大明白银成了货币,也有红夷的银币流入,可大明就是没有人提出官方铸造银币。

    现在刘钧自己铸,一年包税十万,朝廷巴不得同意。

    铸银币其实最关键的不是铸币,也不是成色几何,而是如何维持银币的信用。也只有当刘钧建立了银行,各地遍布网点柜台,承诺随时能把银元再拿回来兑换,这才能把只含银百分之八十八的银元推出去的原因。

    换成是朝廷,铸造发行这种成色只有八成多的银币,只怕根本没人愿意使用。大家会认为朝廷在变相的抢钱,就如比宝钞一样。

    “再铸点铜元。”刘钧又提出了一个让陆维章很震惊的决定。

    反正朝廷已经许可他铸币,他也交了承包税,那自然就得好好利用。铜元这东西,比银元应用更广泛,毕竟就算是一角的银元,那也银五分银子,五分银子当有些天两天的工资了,能买几斤肉了。

    不过刘钧不打算铸原来的那种制钱。

    他打算铸的是银币的铜辅币,以面值计值而不按重量来算。

    “铜币不要外圆内方,按银币样式铸造,以铜铅锡铸造,铸三等,五文、两文和一文式样,一块银元兑一百铜元,一角银元换十铜元。紫铜九五铅锡五比例铸造,大小比照银元各等略小。”

    这样的铸铜钱方式也是陆维章从没听说过的,不要孔有铜钱,而且不是一两银换一千,居然是一元换一百。(未完待续。)

    PS:感谢范宣子、冰火纪、清风秦缘、冯家第四少诸位的支持,谢谢范宣子的打赏!木子蓝色的明末称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