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书屋 - 历史小说 - 晚唐在线阅读 - 第663章 待价而沽

第663章 待价而沽

    (mickeyswings)

    为了获得皇帝的同意,杨复恭继续说道:“陛下已决心一战,平定河北。枢密院以为,若调动各镇兵马平叛,一千五百万军费的开销是决然不够的,就算调动诸军参战,但若期以速战速决,期待以一年之内取胜,只怕难以达成。臣以为,朝廷至少要有准备打两年甚至三年以上的准备。而且朝廷除对河北外,对流窜的草贼也不可不防。荆南、河南、山南东道、山南西道诸道兵马都不能调动北上,必须加强防备草贼西进。”

    “此外,河东、关中诸镇兵马亦不能离镇,需保持戒备,以防有不测之变,保持京畿之地安全。”

    杨复恭先是把这些困难都指出来后,以提高自己的策略的可行姓。

    “若是调蕃兵入河北平叛,党项、吐谷浑、安庆、萨葛、契必五部可用之兵能有三万。另外如果再征召沙陀、鞑靼、奚、回鹘四族蕃兵,还可以在年内募集至少五到八万蕃兵步骑。光是九部蕃兵,就能得兵十万众。而且这些蕃兵只要答应以河北取得之财帛酬谢,连粮草供给赏赐都可以免除。”

    九部十万蕃兵,这绝对是一股不容小视的战力。

    让蕃兵去对付河北叛军,朝廷还不需要支付粮草,这是多好的事情。朝廷需要付出的,只是给这些胡族首领加封一些官职爵位,允许这些蕃兵在河北取得战利品,说白点就是容许他们劫掠城池百姓。不过河北之地既然是叛军的地盘,这也就并不是问题。

    朝廷的兵马保持不动,既可保留实力,又可以做为第二道防线。同时,还能监视叛军和蕃兵。

    当然,在杨复恭的计划当中,也不能完全指望这些蕃军。

    在枢密的整个详细计划之中,整个河北战场,绝对的主力位置依然是留给了李璟的镇[***]。

    而为了制约李璟,朝廷将在河东组建西面行营,由郑从谠任西面行营都统,李璟的老师于琄和辛谠任副都统,由他们来节制指挥九部十万蕃骑,并将调河东、振武、大同三镇的两万唐军参战。

    而在南面,由崔安潜和张自勉、杜慆坐镇东都洛阳,他们负责防御,而不进攻。南面行营由崔安潜任都统,张自勉和杜慆任副都统。

    另外在东面,也要组建一个东面行营,将以义昌军节度使郑汉卿为东面行营都统,以义昌军为主,并调集天平军、义成军、泰宁军三镇各守本镇,防止叛军南侵。

    最后,北面还将组建一个北面行营,将由李璟的老师,淄青节度使崔芸卿担任行营都统。

    至于李璟,杨复恭提议,给李璟加一个河北四面行营都统,做为各路都统的都统。

    整个计划,表面上是以李璟为河北平叛的总指挥,但实际上却是以九部蕃骑为平叛主力。这个计划,不管李璟肯不肯出兵平叛,朝廷依然能够平定叛乱,却不用调动太多兵马。

    除了郑从谠西面行营的两万唐军,朝廷其它几路兵马,就只有调往洛阳和山南要道上的两路兵马,全加一起,不超过五万人。剩下的各镇,都是坚守本镇,并不需要朝廷供军。

    如此一来,枢密院的计划,兵力上不比原先的少,但需要供应的却少了三分之二。

    朝廷供应五万兵马的粮草,却拥有二十到三十万的平叛军队。

    河北四镇,虽然卢龙镇接连动荡,但兵马也有不少。兼之成德与魏博这两大镇,四镇加起来,马步全一起至少二十万人。精锐之兵也不下于十万。而且四镇都在招兵买马,短时间内,还能武装起十万之兵。zWWx.org

    河北民风彪悍,这些青壮装备起来,也是一股不可小视的战力。

    在计算朝廷这边军力的时候,枢密院因为搞不清李璟的态度,因此最后没敢真拿镇[***]做为主力,反而把九部蕃兵做为主力。朝廷各镇按兵不动,也是出于对李璟可能此时叛乱的而做出的对应之策。

    河北叛乱已经有半个多月的时间,可是朝廷到现在都还没有拿出一个具体的平叛方案来。最大的原因,就在于李璟态度暧昧。

    早在长安收到河北叛乱的消息之后,天子李儇便与政事堂延英议事,随后便立即派出使者飞速前往辽东,向李璟宣旨,令李璟率镇[***]入关攻打河北叛军。

    结果,李璟对使者回复说他已经向朝廷交出了镇[***]兵权,因此他无权调动镇[***]。

    使者带着这个结果又一路赶回长安,听到李璟的这个回答,举朝哗然。

    李儇一直认为李璟应当是忠于朝廷忠于他的,可现在李璟的态度却是这么的暧昧,明显有观望的打算。

    这个结果,可以说让朝中君臣都挨了重重的一棒。虽然李璟没有跟着叛乱,但这已经是个十分不好的信号。李璟现在的态度已经并不想入关,反而是想要观望。接下来,李璟要么便拥兵不发,坐地观望,这还是好的情况。最坏的情况,李璟很有可能会与河北四镇叛军勾结,如当年李希烈一样的叛乱。

    对此,虽然李儇心中极为愤怒,感觉李璟对他背叛。可却对此无能奈何,李璟手握重兵,呆在遥远的辽东,朝廷现在跟他隔着一个叛乱的河北,根本对他们没有半点办法。

    而且眼下这个时候,朝廷也根本不敢做出什么激烈的举动,以免刺激到李璟。若是李璟本来还只是观望,却因为朝廷的举动而使得他也叛乱了,那朝廷可就真是陷入噩梦之中了。

    现在枢密院的平叛计划,也不敢用李璟的镇[***]做为平叛主力了。

    不过,这个时候也不敢把李璟抛下。

    原本朝廷对李璟和镇[***]还并不太担忧,觉得李璟在登州不过五年,根基不深。

    可是现在,当河北一反,朝廷第一次发现他们是这么的需要李璟,需要李璟的钱,需要李璟的兵。也第一次发现,李璟原来拥有了如此大的势力,拥有如此重要的地位。

    当李璟不再对朝廷上供,不再听从朝廷调遣后,满朝君臣茫然发现,他们根本连个制裁李璟的手段都没有。

    特别是当李璟现在这个暧昧不清的态度时,朝廷更加的感叹,李璟现在完全是摸不得,打不得了。根据张泰和后来前往辽东的使者带来的消息,虽然朝廷先前下旨解了李璟的兵权,又提拔李璟的部下,拆分镇[***],升任五镇节帅。

    可实际上,李璟依然控制着这支军队和这十六州的地盘,而且,不但李振等人对李璟忠心耿耿,就是李璟的老师崔芸卿,也依然支持着他。

    李璟不听调令,朝廷不但拿他没办法,甚至连叫斥责的话也不敢说。一旦惹急了李璟,他带着二十万兵十六州地盘直接扯旗造反,那才是出大事了。

    给李璟一个四面行营都统之职,名义上的河北战场最高指挥,这是个很高的荣誉了。

    不过,田令孜、西门思恭和卢携、豆卢掾、崔沆、于琮、李蔚等人却都清楚,这个职务完全不够。

    杨复恭心里也是清楚的,一个小小的四面行营都统,绝不能让李璟就此听从朝廷的号令率兵入关平叛。可他也不敢提太高的职位,这个,只能由天子李儇来提议。

    果然,李儇听到枢密院提议李璟任四面行营都统之职,无奈摇了摇头。

    现在李璟需要的不是什么都统之职,而是需要朝廷把解除他的兵权重新拿回去。要不然,李儇相信,李璟绝不会听从朝廷的调动,发一兵一卒的。

    李璟这是选了个好机会,待价而沽啊。

    李儇开始有些后悔,不该那么轻意的去解李璟的兵权。

    但是这个时候,也不可能再把拆分的五镇再并回去,更不能让李璟一人再兼五镇节帅之职。若是这样,朝廷的脸面何在,只怕崔芸卿、李振等人从此更加坚定和李璟一条心了,以后只怕永远难以触动李璟了。

    宰相豆卢掾想了想后出列,“陛下,臣以为将五镇划为东北道,然后以李璟为东北道元帅之职,节制原镇[***]五镇兵马。”

    唐朝有天下兵马大元帅、天下兵马元帅、副元帅、等职。天下兵马大元帅一般都是太子担任,天下兵马元帅一般也是由亲王担任。另外所设的如河东副元帅、河北副元帅等副元帅之职,则是授予各道战区大将,统一指挥。如郭子仪、李光弼等都担任过副元帅之职。这些元帅之职,一般都是战时临时设置,一旦战事结束,职务也就撤消。

    道本是自北魏就有行政规划,在州之上。唐初本有十道,后来有十五道。不过到了如今,各藩镇也都称一道,全国道的制度已经混乱,天下有四五十道。现在豆卢掾的意思是把原来镇[***]的地盘设为一个新的道,建东北道,然后以李璟为一道元帅。这样,便能节制李璟原来的兵马,朝廷既不用撤消原来的旨意。而且因为元帅是临时差遣,等战事平定后,朝廷还可以收回。

    李儇坐在御座上皱眉想了想,虽然他现在对李璟相当愤怒怨恨,可也知道如今李璟的重要姓。最后,还是咬了咬牙,沉声道:“立即拟诏,以淄青、辽西、登莱、恒清、建安五镇为东北道,特加封李璟为东北道元帅,节制五镇兵马。”想了想后,又道:“另外加李璟河北道兵马元帅,兼河北四面行营兵马都统,指挥各军平定河北叛乱。”(未完待续。)木子蓝色的晚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