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书屋 - 历史小说 - 帝国崛起在线阅读 - 第五百五十八章居心不良

第五百五十八章居心不良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帝国崛起》更多支持!

    第五百五十八章居心不良

    崇祯十六年南直隶乡试,以其说是改良,不如说是一次粗暴的破坏。朱元璋权力**极重,对这个国家每一个细节懂不肯放过。甚至规定了他的子民们该怎么吃饭穿衣服,这种事情皇帝都要管,可想而知朱元璋的精力何其旺盛”。

    陈燮提到的这两份诏书,是明初朱元璋颁布的两个诏令。看着朱慈烺求知欲旺盛的眼神,陈燮微笑着继续忽悠:“明初大体上继承了元朝的制度,其中佃农和地主关系在《元典章》中的规定极为严苛,佃户基本上就是地主的附属品,随便打死都没事情。太祖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发布了《明皇诏令》,改变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从原来的悬殊地位变成了兄弟关系。这样一来,佃农的地位改善了,地主不能随意乒,民心也就稳了。另外一个是匠户,这也是源自元朝的制度,元代匠户过的极苦,给官府干活,不但没工钱,还要自带口粮。洪武十一年,太祖下诏,对在京匠户实施补贴,改善他们生活,这些都是大大的善政。极大的缓和了低层百姓的不满情绪,激发了百姓的工作热情。当时的大明经历了长期的战乱,民生极苦,还要对退到草原的蒙古人作战。这两份诏令,给大明的民生带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说到这里,陈燮停下了,笑眯眯的看着朱慈烺在那里坐着,入神的想这里面的道理。好半天才恍然道:“先生的意思。太祖看到了元朝制度不合理的地方,然后就改了。作为后来人,我们要学习太祖这种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对当时的制度、法规,进行适当的改良这一做法。不管什么制度,都要立足于眼前。而不是生搬硬套老规矩。”

    陈燮竖起一根大拇指,这是真心的表扬这小子了,真是聪明啊,举一反三。

    “就是这个道理,大明至今二百年来,其实很多制度都在变化。太祖那会,制定的大学士制度,实际上不过是简单的给太祖做一些文书的整理工作,没有多少实际权利。现在你看看大学士的权利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演变?太祖的时候。没有内廷,现在有了。这又是为什么?将来太子继承大统,一定要记住一个道理,时间的任何事情一直都是在不断变化的,作为一国之君,要善于发现这些变化,并且在制度上进行相应的调整。还有一句话,任何调整。都要在可控制的范围内进行。好了,今天就说这些。还是去看看卷子吧,看完了说说自己的想法。什么都可以说,不要有任何顾忌,你现在就是来学习。”

    朱慈烺告辞出来,想了想决定自己要干什么,然后走向那些装落卷的竹筐。正在改卷子的十几位考官。看到他的举动,都好奇的看了过来,但是没人说什么。朱慈烺被围观了,立刻笑着摆手道:“不要管我,你们继续。”

    副主考朱大典拱手笑道:“太子殿下自便。”说心里话。朱慈烺在这个地方乱窜,真的很影响工作效率,朱大典就在心里猜,陈燮在里头都跟他说了些什么。这可是储君啊,谁不想好好拍他的马屁啊?可惜,这个时候聪明人都不会凑过去,不是他们拍马屁的时机。

    拿起几份被淘汰的卷子,朱慈烺坐在一边自己看了起来,很快就发现,被淘汰的卷子基本上就是两个类型,一个是在八股文的时候,说了以德报怨的话。另外一个,就是农学和算学的成绩不理想。没有过平均分数线的那种,直接就给淘汰了。每个人的卷子,都装在一个信封里,就算改完了也会装回去。所以,朱慈烺查看起来很方便。

    一连看了十几份卷子,都是这个情况,朱慈烺心里有谱了,走到朱大典身边道:“朱中丞,我能看看这些选上的卷子么?”朱大典笑着推过来道:“殿下随便看,微臣这里还有事情,就不陪殿下说话了。”说完还回头看看陈燮那里,没开门才回头继续。

    话说朱大典都这么小心,可见陈燮在江南的淫威。官绅对陈燮又爱又恨,爱的是这家伙带着大家发财致富,恨的是这货让那些商人来监督官员。以前哪有这些事情啊,当官的为所欲为,御史一年到头也看不到几次。现在倒好,什么咨议局成立,议员就能弹劾官员了。真是太反动了,这个陈燮就是官员的对头嘛。

    朱大典是个精明能干的官员,他对陈燮态度很复杂,一方面是敬畏,一方面又是不满。他这种官员,现在是主流。只有阮大铖那种没节操的人,才会毫无原则的紧跟陈燮。

    看了一会卷子,朱慈烺大致明白了这个改卷的流程。外面还有一群书吏,他们先改农学和算学的卷子,分数不够的直接淘汰了,卷子装竹筐里抬进来。然后是里面这十几位考官,他们改八股文,发现“以德报怨”的直接淘汰。然后再根据那些没有被淘汰的卷子,分出一个先后次序来,选出前十名的卷子,交给陈燮来决定这十个名次,其他的都是他们拟定。

    那个秦教谕,已经被气走了,等于是放弃了这次改卷的权利。有趣的是,就算是气走了,秦教谕也出不了贡院。这可不是陈燮规定的事情了,而是以前的老规矩。

    这种改变过去以文章好坏来决定成绩的做法,现在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变化。改变的只是考试的内容和改卷的方式。朱慈烺想明白这个道理后,很自然的就会联系陈燮跟他忽悠的那些东西,在脑子里对照了一下,这就是所谓的改良么?在一个稳定的框架内,在不改变当前的稳定的局面,进行一些改变。本质上,还是通过科举为大明选举官员,实际上的效果却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算学和农学这两个项目,以前肯定是作为杂学来对待的,除了经意,别的都是杂学。嗯,主流的还是经意,杂学不过是为了让官员们更好的融入职位而设。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朱慈烺不明白他的老祖宗朱元璋为啥要只考八股文,考试内容还规定死了,就是四书五经范围内。不明白这个,又怎么能明白陈燮在改革时安的坏心眼。更不可能明白,陈燮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在动摇朱元璋留下的这个体系。套句话来说,这是打着红旗反红旗。高举一个高尚的旗帜,干的实际上是在破坏现有体制的勾当。

    怀着这样居心的人,竟然还有足以动摇皇帝江山的实力,更离谱的是还伸手皇帝的信任。这样一个人,到底坏到什么程度了?估计能看懂陈燮的人,明朝是肯定没有了。就算那些内阁大臣们,也都理解不了陈燮的居心险恶。按照他们的思路,陈燮都这样了,不去造反自己当皇帝,你折腾个啥啊。你活着还好一点,等你挂了,后来的皇帝能吃你这一套么?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姜逢源他们打的就是这个算盘,抓住储君,留待将来再算账。朱由检知道这帮人心里怎么想的,所以要按照他的思路来保证大明江山的稳固,干脆给朱慈烺送江南来了。他对陈燮倒是很有信心,自己这个皇帝都被他说的动了心,何况一个小伙子?

    比起那些书呆子,陈燮的蛊惑能力太强大了,甩他们几十里都绰绰有余。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很简单,书呆子讲书本肯定甩陈燮上百条街道,教书育人什么的,绝壁秒杀陈燮。但是教育太子,那就不一样了。这江山都是大明的,皇帝知道谁他们是嘴炮,谁是干活的人。

    而且陈燮有个特点,跟你讲一个道理,肯定不是空讲,有很多例子来作为依据,用事实说话。这些事情,都是实实在在发生在身边或者是在最近,你能看的到。就拿朱由检来说吧,国库没钱,内库也没钱,大臣们给出的解决方式千篇一里,就一招“加赋”。即不告诉你为什么,又不告诉你还有别的方式能受到钱。陈燮就不一样了,他很明确的告诉朱由检,大明有钱,而且不是一般的有钱。这些钱在哪,这些钱该怎么收,一条一条的去实施,事情还给他做成了。这样一来,什么道理都干不过他。

    朱慈烺现在就是这个状态,陈燮跟他讲的东西呢,都是他以前没有听说过的。一个堂堂县令,居然会被下面的人架空,真是匪夷所思。但是这样的事情,知道道理说明白了,他就明白了。这种事情不但会发生,而且还可能会经常发生。

    遇见个牛一点的人,在任期内还能挽回这个局面,遇见个书呆子,成天就知道享受,对政务不上心的那种官员,历史上可没少写啊。当今大明,也不少这样的官员吧?朱慈烺可是经常看邸报的,知道一些官员是怎么对待工作的。(我的《帝国崛起》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oo%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 ”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

    百度搜索“”断刃天涯的帝国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