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书屋 - 历史小说 - 周易哲学解读在线阅读 - 《周易大发现》(六十六)

《周易大发现》(六十六)

    卷五:发现了《周易》学术

    第四章:《易传》后的“易学”,是对《易经》(今本《周易》加易传)的学术

    第十节:所谓北宋义理派代表人物的《易经》学术

    一、说在前面的话

    自汉独尊儒术后,易学本是经学的组成内容。正如孔颖达所对《易传》称经文(“正义曰:‘王弼云:演天地之数,所赖者五十’者……《经》既云‘五十’,又云‘其用四十九’也”。由此处的说法“《经》既云"五十",又云"其用四十九"也”。足以证明在帝制时期里不但《周易》是经,而且《易传》也是经),帝制时期的“易学”即《易经》(《周易》加《易传》)的学术。

    中华历史的时空星转斗移,进入到宋朝时期时,“易学”又一次出现了空前绝后的繁荣,两宋产生的思想家都与《易》(即今本《周易》加《易传》)有不解之缘。宋朝在"易学"的大道上又派生出很多路径,即六十四卦、象数易学这棵大树上又发新枝,并产生了象数图式易学,以先天后天八卦图,“河图”、“洛书”诸图说去解释“八卦”易理(并不是《周易》义理)。还有程颐继王弼义理释《易》,所产生的“理学易学”;还有杨万里等开辟的援史证《易》的史事易学。当然邵雍继承发扬的是京房八卦纳甲筮术易,而朱熹继承了《系辞传》里卜筮说的易学,朱熹发展了筮术易学。

    特别是两宋的象数图式易学与两汉象数易学,可谓交相映辉。而这两宋时期产生的“易学”硕果均是扎根于《易传》里的《系辞》与《说卦》这块丰厚的“易学”土壤里。无论汉“象数易学”,宋“图式易学”,均不是无源之水,无滕之果,而是《系辞》、《说卦》这些“易学”文化上的复兴。

    后封建时期无论象数义理之《易》,还是象数卜筮之《易》,均是《易传·系辞》文化上的承继与发展。整个后封建时期里的易学文化源于先秦的篡改后的《周易》文化和后期《易经》文化,是在《易经》文化源流上派出新流。也只是把先秦的筮术(春秋时期)和王权思想(战国时期)媾结为系统与理论化,而并没有出现哲学上的突破。后封建社会里既承继了先秦神道设教,又承继了先秦的王权圣教。神道与圣道在后封建社会里,始终没有分离,而是形影不离。

    宋代产生的象数图式,八卦易学,对后世的神秘主义思想,天命神学及王权专制产生了更深更广泛的影响。无论道教,抑或方术,无论上层意识形态,抑或下层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无不深受象数图式八卦“易学”的影响。“象数图式”成为人们的思想方式,去认识这个世界,解释这个世界。象数图式易学成为宋以后文化学者的世界观与方*论。

    正因宋代的"易学"是继汉易学上的第二次高峰,以今本《周易》里那套卦符号,并结合《易传》里易学上的神秘说法,汉代生发出象数占验易学,而宋代同样以今本《周易》里那套卦符号并结合于《易传》里的神秘说法,发展出图式易学,这是本属《易经》之上的学术,即易学。

    汉代的象数易,可分为两派,一是通过卦画符号象数走向说天道地的神秘主义,有京房归结为八卦纳甲占筮;一是通过卦符号和爻数说而产生的象数成为解释《周易》的象数义理。

    到宋代的汉象数易学,也是两路,一路图式易学的代表邵子与朱熹,为占筮与"理论"者。一路是义理易学的代表程颐,张载等。

    严格说宋代的易学理路是三路并进。一路是承王弼义理易学;一路是承象数占筮易学,也以太极图说去诠释算卦,其主要功用是风水术;一路是承《系辞》太极、阴阳,产生的如太极图说,气说(理学),被现称为的哲学。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无论道家的道发展出的“玄学”;也无论儒家的阴阳气说发展出的“理学”;也无论是前后封建里的天学(天命神学)思想而发展出宠大的术数以决吉凶学。但这三者有时其理论是相互影响,又是相互交叉,难以分辩。宋代的易学思想类似这种,难分难解,如邵雍与朱熹。似乎封建帝制里的"哲学"是术数的婢女。犹如欧洲中世纪“哲学是神学的婢女”那样。因中世纪欧洲,称之为黑暗时代。其哲学在那个年代,也只是成为神学的附庸,也就是所谓的“婢女”,只是作为神学的工具、注脚,因用哲学在证明上帝的存在性。

    无疑中国帝制时哲学里的阴阳,太极,天人合一,八卦,五行等学说,无疑又成术数学的"理论"基础。

    宋代又是"理学"时代,可以说易学又是理学的渊源,儒家易学里阴阳二气、太极等是理学之源泉。然宋代"理学"之"理",最终落脚到“存天理,灭人欲(心性)”。理学之理,就是天道尊卑,人伦刚常。

    总之,宋代易学(《易经》的学术)之是宠大,难以细说。

    那么,宋代易学先从何说起呢?北宋对《易》说者已不少,还是从有代表性的对《易》经(《周易》与《易传》)注释者的易学说起。

    二、张载的《易经》学术

    1.我们先看北宋张载的易学著作《横渠易说》的注《易经》方法

    对古代学术的研究学者来说,都知道这样几句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译文:为天地树立核心,为人民确立使命,为继承以往圣人断绝之学问,为天下永久开通太平。)

    这是北宋理学家张载说的话,出自他的《张载语录·中》的一段话。

    而《张子语录·中》原文是:“为天地立志,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后传录中有改动。

    还有传录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极,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总之,张载的名言是对先儒"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说法上的新诠释。

    现代的书籍上对张载的介绍说法:“张载(1020年—1077年),字子厚,祖籍大梁(今河南开封),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后侨寓于凤翔眉县横渠镇(今陕西眉县横渠镇)并在该地安家、讲学,世称“横渠先生”。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名言,被称作“横渠四句”,因其言简意赅,历代传颂不衰……张载博览群书,其学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孔、孟为法。认为世界万物的一切存在和一切现象都是“气”,即“太虚”,主张“理在气中”。又认为只有“德性之知”才能认识“天下之物”。讲学关中,故其学派称为“关学”。著有《正蒙》《横渠易说》《经学理窟》《张子语录》、文集等,后人编为《张子全书》(《张载集》)。”

    张载被后世称之谓大儒,我们就看看他的易学说的啥?

    我们来看对今本《周易·履》卦的注释。

    “()履

    履虎尾,不咥人,亨。

    彖曰:履,柔履刚也。说而应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

    说虽应乾而二不累五也。刚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无阴柔之累,故不疚,此所以正一卦之德也。

    象曰: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辩上下,定民志。

    初九,素履,往无咎。

    象曰:素履之往,独行愿也。

    阴累不乾,无应于上,故其履洁素。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象曰:“幽人贞吉”,中不自乱也。

    中正不累,无援于上,故中不自乱,得幽人之正。

    六三,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

    象曰:“眇能视”,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咥人之凶,位不当也。“武人为于大君”,志刚也。

    大君者,为众爻之主也。武人者,刚而不德也。

    九四,履虎尾愬愬,终吉。象曰:“愬愬终吉”,志行也。

    三五不累于己,处多惧之地,近比于三,能常自危,则志愿终吉。阳居阴,故不自肆,常自危也。

    九五,“夬履贞厉”,象曰:“夬履贞厉”,位正当也。

    上九,视履考祥,其旋元吉。象曰:元吉在上,大有庆也。

    视所履以考求其吉,莫如旋而及下,则获应而有喜也。

    乘刚未安,其进也宁旋。”

    从上所看张载注释《周易》的内容不多,虽注释内容不多,但也不离爻位(数)与爻主,这本是象数易学之说。但张载注释《周易》宗旨,还是遵循《易传》里的《彖》、《象》文义,即以经释经为原则,也正是他所言的承继儒家道统宗旨,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是他所认为成为"绝学"的先儒之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张载对《易传·系辞》筮法言论的注说

    因《横渠易说》里对《易传·系辞》内容是分句注释编排上不容易看明白谁与谁,我们先将对一些《系辞》内容与注释上给于注明,即括号里的说明,以及括号里简评张载对其所进行的注释说法。

    (《系辞》)“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

    (张注)占非卜筮之谓,但事在外可以占验也,观乎事变,斯可以占矣。盖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此所以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也。

    (张载这里所通过上句《系辞》里的话,给以占卜上进行的解释。说明张载并不反对圣人所言的占卜,已然是亦理亦占方法去注释经文。)

    (《系辞》)“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祐神矣。”

    (张注)“示人吉凶,其道显;阴阳不测,其德神。显故可与酬酢,神故可与祐神;受命如响故可与酬酢,知来藏往故可与祐神。示人吉凶,其道显矣;知来藏往,其德行神矣。语蓍龟之用也。

    显道者,危使平,易使倾,惧以终始,其要无咎之道也。神德行者,寂然不动,冥会于万化之感而莫知为之者也。受命如响,故可与酬酢,曲尽鬼谋,故可与祐神。显道神德行,此言蓍龟之行也。”

    (此张载注释,已然是归结到蓍龟之说上,即筮占上。)

    (《系辞》)“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张注)“辞、变、象、占,皆圣人之所务也,故易道具焉。一本无易道具焉四字,有故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十字……。”

    (张载所注释,并不否定“占是圣人之所务也。”

    (《系辞》)“天生神物,圣人则之;”

    (张载注)“天生蓍龟,圣人则之以占兆。一云“占之以兆”。

    (张载解释为圣人用蓍龟占卜。)

    (《系辞》)“天地变化,圣人效之;”

    (张注)“天地变化,圣人作易以着蓍龟效之,故曰“圣人效之”。

    (张载已然把"圣人效之",归结到是用“蓍龟”占卜说上。岂是“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么?都去继承圣人的“蓍龟”占卜,岂能开出世道太平吗?)

    总之,从张载对《系辞》经文上的占筮之说,张载已然在解释上肯定圣人效法占筮。张载已然是亦筮亦理的易学思想。

    那么张载的易学是归为"义理"或是"象数"呢?很难归宗。从对《周易》简略的注释,以经释经,遵循《易传》里的《彖》与《象》解释《周易》的易学思想为宗旨。这点与王弼同,应是吸收王弼的易学思想。但对《系辞》注释,又认可《系辞》里对《周易》有占筮的功用说法,并且所著《大易篇》,同样论述《周易》有占筮一焉。若要分派,那么,张载应与孔颖达同,属亦筮亦理的易学派。

    三、北宋程颐的易学著作《伊川易传》的注《易》方法

    程颐(1033至1103)北宋理学的奠基人。字正叔,号伊川,河南洛阳人。

    《伊川易传》仿王弼《周易注》体例,只注《易经》和《彖》、《象》、《文言》三传,其余各传都未作注。对《传》文的注解也与王弼一样,把它们分别列入各卦各爻之下来解说。程颐推崇王弼、胡瑷、王安石三家注《易》著作,继承了他们的解《易》风格,在易学观上重义理轻象数。

    我们且看程颐对今本《周易》某些卦的解释。

    如《乾》:

    “()乾,元,亨,利,贞。

    (上古圣人始画八卦,三才之道备矣。因而重之,以尽天下之变,故六画而成卦。重乾为《乾》。乾,天也。天者天之形体,乾者天之性情。乾,健也,健而无息之谓乾。夫天,专言之则道也,天且弗违是也;分而言之,则以形体谓之天,以主宰谓之帝,以功用谓之鬼神,以妙用谓之神,以性情谓之乾。乾者万物之始,故为天,为阳,为父,为君。元亨利贞谓之四德。元者万物之始,亨者万物之长,利者万物之遂,贞者万物之成。惟《乾》、《坤》有此四德,在他卦则随事而变焉。故元专为善大,利主于正固,亨贞之体,各称其事。四德之义,广矣大矣。)

    初九,潜龙勿用。

    (下爻为初。九,阳数之盛,故以名阳爻。理无形也,故假象以显义。乾以龙为象。龙之为物,灵变不测,故以象乾道变化,阳气消息,圣人进退。初九在一卦之下,为始物之端,阳气方萌。圣人侧微,若龙之潜隐,未可自用,当晦养以俟时。)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田,地上也。出见于地上,其德已着。以圣人言之,舜之田渔时也。利见大德之君,以行其道。君亦利见大德之臣,以共成其功。天下利见大德之人,以被其泽。大德之君,九五也。乾坤纯体,不分刚柔,而以同德相应。)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三虽人位,已在下体之上,未离于下而尊显者也。舜之玄德升闻时也。日夕不懈而兢惕,则虽处危地而无咎。在下之人而君德已着,天下将归之,其危惧可知。虽言圣人事,苟不设戒,则何以为教?作《易》之义也。)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渊,龙之所安也。或,疑辞,谓非必也。跃不跃,惟及时以就安耳。圣人之动,无不时也。舜之历试,时也。)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进位乎天位也。圣人既得天位,则利见在下大德之人,与共成天下之事。天下固利见夫大德之君也。)

    上九,亢龙,有悔。

    (九五者,位之极中正者。得时之极,过此则亢矣。上九至于亢极,故有悔也。有过则有悔。唯圣人知进退存亡而无过,则不至于悔也。)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用九者,处乾刚之道,以阳居乾体,纯乎刚者也。刚柔相济为中,而乃以纯刚,是过乎刚也。见群龙,谓观诸阳之义,无为首则吉也。以刚为天下先,凶之道也。)”

    上面凡括号里的文字是程颐对《乾》卦爻进行的注释,以下对程颐的卦爻解释,我们也依次简述如下:

    ①由上所看到程颐在对《乾》卦卦画与卦辞注释,首先对《乾》卦符号进行解释,认为是上古圣人画的八卦,这是从汉代里的说法。并认为乾卦画是乾的经卦画相重而得乾,即所谓的由八卦经卦画组成的六十卦别卦画,他这种解释自然具错误的,并且人云亦云的把《周易》所用那套符号排序也当成学问柔进《周易》,成为以取象阴阳解释《周易》的义理学问。其次是对卦名与卦释的解释。无论把程颐说成是义理派代表,但已然是通过八卦取象说《乾》卦卦画。至于对卦名与卦辞上的义理解释,无论是"天健"与“四德”上之说,但已然加杂着八卦取象上的说法,如“乾者万物之始,故为天,为阳,为父,为君”。

    ②在对初爻的解释,对此爻程颐这种解释虽于前人基本是差不多,也用象数阴阳去解释一番,但却与孔颖达解释有所不同,孔把卦爻解释成圣人占筮用的,而程虽对卦爻符号以阴阳也进行了一番解释,但并没说是占筮用的,这就可归为义理(或称象数义理)释《周易》派。

    ③对第二爻,程颐把大人从道德解释君、臣、人三者,并从象数里的爻位说理。

    ④对第三爻,程颐既从爻位说事,又引上古传说中的人物说君德之理。虽给解释一番,但最终并不能明白那句爻辞的含义是什么。若看帝制里对《周易》的这种注释法,看来做这易学学问并不难。这注释法虽说不是千篇一律,可说法也差不多。

    ⑤对第四爻,程颐这是按王弼卦爻时来说理,与所谓对爻辞的注释是个风马牛不相及。

    ⑥对第五爻,程颐对此爻及爻辞解释是讲爻位,把五爻说成是最尊贵的位。后称九五之尊。

    ⑦对第六文,程颐已然以王弼"夫卦者,时也;爻者,适时之变者也"的卦时说之。

    ⑧对上九爻及爻辞的解释,能明白这里的以阳与刚去对爻辞所说的内容么?那些说法与"出现的群龙无首吉祥"又有何关联呢?

    总之,程颐对《乾》卦爻及卦爻辞的注释来看,已然不离象数说之,但比汉象易学,则是重义理,而轻象数。也是继承王弼的解《易》思想,从对《乾》卦爻辞的注释来看,是以象数释《周易》的义理,而不杂筮说。

    由程颐对今本《周易》注释来看,无疑是继承了王弼的易学思想,在易学史上,可归为王弼义理派。程颐在对《易经》的注释上,又同王弼那样,对今本《周易》作了的注解,又对属《易传》里的《彖》、《象》、《文言》、《序卦》做了注释,而对有筮术说法的《系辞》、《说卦》、《杂卦》三篇《易传》文不作注释。这体现王弼义理派者不容与象数筮术派者相混同。严然是义理、象数是门户不同,不容逾越。

    虽然义理派注释的《周易》并不合《周易》本义,但要比象数筮术派去说《周易》者,义理释《周易》者其理性与进步意义,是象数筮术派永远无法比拟。因凡用今本《周易》里的卦画爻位,即象数去解释《周易》义理,无论重与轻,都无疑把《周易》解释的是支离破碎,同样于事无补于正确理解《周易》本义。当然啦,他们不知道所传承的卦爻式《周易》是个被篡改过的文本。周易归来的周易哲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