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书屋 - 历史小说 - 我崇祯绝不上吊在线阅读 - 第246章 人老若童,争执不休,却不忘改进科技

第246章 人老若童,争执不休,却不忘改进科技

    朱由检扭头,看着满脸老人斑的老者,眉眼弯了起来。

    “老卿家,这玩意可有难题?”

    从彭家镇返回后,朱由检第一次露出了真心的笑容。

    “没难题,没难题!”

    毕懋康搓着手,嘿嘿一笑:

    “这东西跟水锥、水磨一个道理,就是陛下的思路,打开了我们之前的思维盲区。

    那能够连接、分开的构件,更是大出了老臣的意料。”

    毕懋良也凑了过来,只剩下一个门面牙的嘴,内陷的厉害。

    “陛下啊,咱们实验了,只要将粗胚送来这里,用这玩意不停地冲压锻打之后,就能够当做百炼钢来使用呢!”

    朱由检笑了起来。

    一边的毕懋康却一把推开大哥毕懋良,不满道:

    “大兄你老糊涂了?

    那百炼钢不就是不停捶打,祛除了杂质之后,形成的精钢吗?

    咱们用这水压机锻打,跟铁匠用锤子锻打,不是一个本质么?

    造出来的东西,自然一样了!”

    “哪里一样?”

    毕懋良梗着脖子,想要将老兄弟挤开,谁知道,终究是年纪大了十岁,挤不动这个“棒小伙”。

    毕懋良只得站在另一侧,歪着脖子吼道:

    “那能一样吗?十斤生铁,才能打出来六斤百炼钢!

    为啥京师造的铁炮容易炸膛,你以为是人家不懂要用锻钢啊?

    还不是因为人力太多,制造成本高昂!

    他们不是没有技术,而是成本太高!

    陛下给咱们这水力机,同样铸造一门火炮,能节省一千个人工啊!

    能节省整整一千个人工啊!

    这能一样吗?”

    “京师铸炮局的工匠们,每门炮需要一千三百多个工天,咱们呢?

    只消有了这十台大机器,一百个工匠,咱们两天时间,就能造出来十门!

    这么一算,咱们要是不计算机器的话,一门炮只有二十多个工天,他们造一个炮的人力,咱们能造几百个!”

    “咱们的质量更好,速度更快,人工更少!”

    “你给我说说,这能一样吗?”

    毕懋良一手叉腰,一手指着弟弟,气的吹胡子瞪眼,喋喋不休道:

    “谙,你说说,这能一样吗?谙!”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毕懋康也不饶他,当即还嘴道:

    “怎么不一样,怎么不一样,陛下说的是钢铁质量,又没有问你成本,你告诉我这怎么一样?”

    毕懋康也一手叉腰,一手指着自家老哥,坚决予以还击道。

    ……

    看着两个老人吵得不可开交,朱由检哭笑不得。

    两个可爱的老头儿啊!

    两人争吵的一幕,似乎很是常见。

    朱由检夹在两人中间左右为难,而一边两人的徒弟们,早已司空见惯了,竟然各做各的,毫不受影响。

    张继孟抓起一边高高吊起的铃铛绳,“铛铛铛”敲了几下。

    修着高高烟囱的加热厂房内,有人用铁做的小推车,拉着一块四四方方,烧的通红的铁块,快步跑了过来。

    张继孟拿起夹子,在两个匠人的帮助下,将铁块抬上了冲压台。

    张继孟调整一下位置,踩下脚踏杆。

    “哐!”

    宛若冲床一般的水力机机头落下,重重的砸在铁块上,火星飞溅!

    张继孟微微调整着铁块的角度,冲压头一次又一次的砸击着。

    不一会,方方正正的铁块,就变成了一个圆柱形。

    张继孟松开脚踏杆,将铁块再次调整了位置,又是一顿操作,还不待铁块冷却,一个一尺长、脸盆粗的圆柱,就做好了。

    朱由检索性任由两人争吵,仔细看了过去。

    看样子,张继孟在打造的,似乎是一个炮筒。

    只是这玩意太短了。

    震耳欲聋的冲压声,完美的制止了两个老人的吵架。

    朱由检指着张继孟正在加工的工件,开口道:

    “你们可以直接冲出炮膛的内径,只需要准备一根圆柱,趁着……”

    朱由检正要将后世冲压火炮的办法讲出来。

    哪知道张继孟已经掏出一个小圆柱,放在了大圆柱的中间,然后踩下了脚踏杆。

    圆柱瞬间就成了环形。

    张继孟又拿起一根长圆柱,插进内口,放倒锻件。

    旁边的工匠,在冲压台上摆放了两个支撑。

    三人一起发力,将长圆柱放在了支撑上。

    有人用夹子推动火红的圆柱,放在了冲头下。

    “哐哐哐!”

    张继孟踩着脚踏杆,在冲头的锻打下,火红的圆柱不停地延长。

    每冲压了一下,张继孟就要微微转动圆柱,冲压出来的工件,也越来越长,越来越圆……

    片刻之后,竟然形成了一个两尺长,内环约莫有脸盆粗,厚度只有半指的炮膛……

    朱由检目瞪口呆的看着面前已经冲压完毕的炮膛,心中已经无力吐槽了。

    这尼玛……

    明人有这么聪明的吗?

    (番茄的母集团抖音,有铸炮视频,感兴趣的可以看一看,基本上与上面的流程一样。

    另外,根据世界火炮史,十六世纪到十七世纪初,火炮、火枪技术已经发展到了顶峰,到了两百年后的1860左右,才开始再次飞速发展。这中间的两百年,是各种战术的出现时期,火器技术也好,工业技术也好,没有大的变动。)

    朱由检目瞪口呆……

    毕懋康却已经放开了与大哥毕懋良的争吵,他扯着嗓子道:

    “陛下,这是我家大哥想出来的法子,他说这玩意力气这么大,直接压出内膛,肯定会快了很多的……”

    这一刻,这个白发老人,似乎忘记了他刚才还在跟大哥吵架,竟然替大哥邀功起来……

    毕懋良嘿嘿一笑,噪杂声中,也扯着嗓子,毫不知羞自卖自夸的吼道:

    "陛下啊,老臣我这法子咋样?"

    朱由检默默地伸出了大拇指……

    ……

    朱由检跟着两位白发苍苍的老臣,继续朝前走。

    只见前面是一个负责锻接的车间。

    “咱大明铸造红夷大炮啊,都是采取分段瓦状铸造法,各个部件铸造完毕后,合在一起,再次锻打成型的……”

    毕懋康喋喋不休的讲述着铸造原理。

    分段瓦状铸造法,早就存在了,甚至能追溯到武宗朱厚照时期。

    ……

    两人到了光化之后,见王廉数次提及没良心,说陛下南下的路上,没良心火炮可是立了大功。

    两人本就是痴迷武器之人,当即就对大名鼎鼎的没良心炮来了兴趣。

    于是,让王廉亲自要来了一门没良心。

    两人仔细研究一番之后,却发现这玩意的做工很是粗糙不说,射程还只有百丈左右。

    这玩意的威力虽然很大,然而操蛋的是,落弹点太坑爹了!火之虎vvvv的我崇祯绝不上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