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书屋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江东霸业在线阅读 - 第649章 开元登基

第649章 开元登基

    建兴三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晚一些。

    直到十月末,才雪花漂亮,满城素白。

    孙绍、孙尚香、孙桓等一干江东子弟,未曾见过如此壮观的雪景,纵马直奔北邙山赏雪。

    就在众弟子游玩之时,忽然大河之内一声巨响,刚刚结冰的水面爆裂,溅起数丈,有麒麟腾空而出。

    消息传出,整个洛阳一片震惊,那一声巨响,许多人都听到了,纷纷传言必是麒麟咆哮之声。

    孙策此时正与文武商议最后的登基事宜,虽说瑞雪兆丰年,但如此阴沉沉天气,总觉得差了些势头。

    诸葛亮却老神在在,笑道:“主公勿忧,三日之后,必会雪霁放晴,碧空万里。”

    孙策这才放心,将最后的事宜都安排完毕,只等十一月良辰吉日,便登基改元。

    接下来数日之内,各路快马飞报洛阳,大河显出麒麟,建业凤凰来仪,大江之中黄龙屡现,各地祥瑞尽出。

    以张昭为首的几位老臣联名上奏,祥瑞降世,孙策文治武功,德配唐、虞,明并文、武,可即皇帝位。

    随后两日,多位官员纷纷响应,齐劝孙策顺天应人,当继位大统,平定四海。

    孙策遂命虞翻选定吉日,于洛阳北郊筑坛,是日天气放晴,万里无云,准备登坛即皇帝位。

    放眼望去,万里素白纯净,三军将士严阵以待,孙策缓步登台,仿佛踏过他这传奇的半生。

    远近山上都有百姓簇拥观望,欢呼声夹杂震天的鼓声和连绵的号角声中,这是最美的乐章。

    祭坛之上,黄色的丝带缠绕梁柱,金龙布幡迎风飞扬,饶是两世为人,此时的孙策也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鼓乐声中走上高台,有张昭、向郎主持礼仪,先焚香祭拜天地,随后又穿戴龙袍、王冕。

    此时孙策登顶已是水到渠成,又不用禅让,自然无需推辞谦让,而是当仁不让,显出一代开国之君的气度。

    穿戴完毕之后,百官跪拜于地,张纮诵读祝文诏书,山呼万岁。

    礼成之后,有司再次燔燎告天,祭告群神,设太庙于城北,定国号为大明,改元汉元180年,明武元年。

    随后孙策亲自宣读,谥父孙坚为武烈皇帝,母吴氏为武烈皇后,夫人沈氏为皇后,立子孙绍为皇太子。

    弟孙权为南海王、孙翊为镇北王、孙匡为吴王、孙尚香为河阳公主,其余孙氏子弟,各有爵位。

    第一道任命诏书,便让包括周瑜在内的众人震惊不已,都以为孙权继任吴王,没想到竟是南海王,这岂不是等于发配边疆?

    但看孙权却拱手而立,神色淡定,看不出任何不满来,莫不是孙策真对他有了忌惮之意?

    不过这些都是孙家之事,以后就是皇家之事,外臣不足为道,大家最关心的还是接下来的官员任命。

    首先三公分别为司徒张昭、司空张允、司马孙静,都是德高望重的宿老。

    其次为军机内阁,以周瑜为军机大臣,鲁肃、诸葛亮为辅,另有中书令严畯、吕范负责机要文书。

    内阁之左为皇宫内职,孙河、陈登等俱任要职,内阁之右为御史及督察院,田丰为御史大夫、满宠为总督掌院,监察百官,掌管狱讼。

    另有六部尚书总管政事,吏部尚书崔琰、户部尚书孙邵、礼部尚书向郎、兵部尚书诸葛亮、刑部尚书阚泽、工部尚书张纮。

    众人听得暗暗皱眉,似懂非懂,有些官职从未听过,但看起来六部独/立管事,也就意味着三公并无实权,只是个荣誉罢了。

    政事之后,便是军事,以周瑜为安国公、大将军,统管三军,太史慈为卫将军、定国公,掌管禁军护卫京畿。

    其次有车骑将军程普,封开国公;骠骑将军黄盖,封护国公,司隶校尉韩当,封宁国公。

    这些都是东吴老臣,功勋卓著,甚至从孙坚起事便追随左右,无人可比。

    另有征东将军赵云、征南将军黄忠、征西将军曹操、征北将军张辽等,大小官员都有升赏,传旨大赦天下。

    群臣朝贺完毕,众人才发现没有丞相一职,朝中中枢为军机内阁,而六部的地位直线上升,成为国家机要。

    除此之外,新设漠北都护郝昭、海军大将军徐琨,彰显出孙策扩张疆外的野心。

    虽说孙策一直强调无论花费还是流程,都要一切从简,能省则省,但毕竟开国之事,还是折腾了整整三天。

    这既是皇权和身份的象征,又意味着文武官员都能升职,对于新朝更是充满期待。

    当大家对那个奢靡腐/败、摇摇欲坠的汉室既大感失望,又心存失望之时,一个全新的王朝诞生,无疑让境内上下充满期待。

    孙策称帝与袁术兄弟大不相同,众望所归不说,而且非但继承汉志,还全面推行新政,让举国上下焕然一新,这无疑让人充满期待。

    就在百官和各地官员都对新朝廷官僚机构、政令律法不甚了了之时,一套成册十二本的官位、政令文书随后发往各地。

    朝中百官人手一套,各郡县每处官衙至少一套,看着这印刷成册的书籍,所有人都目瞪口呆,旋即爱不释手。

    光滑洁白的纸张、清晰整齐的文字,轻巧便捷的装订,推翻了他们对以往那些沉重竹简的认知。

    所有官员包括各衙署人员在学习新政的时候,四处打听这些纸张从何而来,这样的文字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

    随后一本《大明月刊》出售,整个洛阳城更是引起轰动,一万册月刊半日时间售罄。

    次日又加量两万册,一日时间又被抢光!

    那些世家豪族当做珍宝拿来研究,不但是对新政的了解,更对这种书籍充满兴趣。

    这要是用手抄,至少得要半月时间,但朝廷出书的速度令人匪夷所思,而且都是同样的文字布局,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大家在赞颂孙策为明主的同时,更希望更多这样的书籍问世,不少人购买多册,拿出去分享给亲朋好友,外地之人见到书册,无不叹息遗憾,身在帝都果然占尽优势。

    就在大家研究书册的时候,户部商务处终于传出消息,朝廷将要大量刊印各种经文典籍,有意向合作的,半月内在洛阳会齐,共商大事!

    一时间大商豪族闻风而动,连夜起程往洛阳赶去。醉木犀的三国之江东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