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书屋 - 历史小说 - 蜀汉之庄稼汉在线阅读 - 第1156章 丝丝入扣

第1156章 丝丝入扣

    延熙二年的最后一个月,左将军朱据终于赶在大朝会之前,回到了建业。

    朱据回到建业后,就立刻请求入宫面见陛下。

    这些日子一直沉浸在温柔乡的孙大帝,得知朱据不远万里回到江东,第一时间就接见了他。

    “臣据,拜见陛下!”

    “子范请起。”

    孙权的心情不错,亲自上前扶起朱据,上下打量了一下他,笑道:

    “子范去长安已有两年了吧?在那边过得还习惯否?身体可还安好?”

    原本对于自己没有提前请示陛下,就自作主张回来的朱据,看到孙权这个模样,心里头就是一松。

    同时还有些感动:

    “有劳陛下关心,臣一切都好,只是有些过于想念陛下。”

    “臣蒙陛下的信重,被派往汉国学习骑战之法。这两年来,臣牢记陛下教诲,一刻也不敢松懈。”

    “此次着急回来,实是有紧急之事,还望陛下恕罪。”

    孙权哈哈一笑:

    “子范何须如此?吾虽未能亲见汝等在汉国是個什么模样,但吾与汉国天子之间,通信从未间断。”

    “汉国天子可是对你一直备有赞赏呢,说你才兼文武,通达治体。”

    “听说就连那冯明文,亦时常在汉国天子面前提起你,赞你谦虚接士,不愧是江东俊杰。”

    朱据听着前面的话,还想着要谦让几句,没想到陛下竟是提起了冯明文。

    更没想到,冯明文竟是对自己有这等评价。

    想起冯明文无论是对大吴还是对自己,皆是坦荡无私,而自己呢,却是欺瞒对方,私吞秘物。

    朱据原本还有些激动的心情,一下子就落到了谷底,同时有些羞愧地低下头。

    感觉到朱据的情绪明显变化,孙权不禁有些奇怪:

    “子范,你这是怎么啦?”

    朱据苦笑:

    “陛下,臣这次回来,其实最大的原因,正是因为冯明文。”

    孙权看到他这个神色,不禁一皱眉头:

    “你先坐下,慢慢道来,那冯明文究竟怎么了?”

    “你前番来信,不是说冯明文没有藏私,让人悉心教导军中骑军之事么?”

    “莫不成,这些日子,冯明文做了什么阴诡之事,借此阻止大吴组建骑军?”

    不怪孙大帝这般想。

    虽然汉国取得关中之后,刘禅也算是有了知人善用的贤名。

    但同为帝王,孙权又岂会不知,汉国国事,前有诸葛亮,后有冯明文。

    阿斗不过是坐享其成。

    说阿斗是信厚之君,孙权倒还没什么话说——毕竟光是给诸葛亮立庙这种事情,孙权自认是做不到的。

    但要说把汉国眼下的兴盛局面,归于阿斗身上,还不如说是归功于诸葛亮与冯明文。

    如今诸葛亮已亡,冯明文就是汉国权柄最大的重臣。

    再加上冯郎君冯鬼王小文和的名声,大吴能不能顺利组建骑军,还真就是在冯明文一念之间。

    朱据顺着孙权的意思,坐到位置上,然后长叹一口气,低声道:

    “陛下误会了,臣此次回来,与冯明文有关,却是与骑军无关……”

    “嗯?”孙权一愣,“什么意思?”

    朱据抬起头欲言,然后看了看左右,又止住话头。

    孙权的目光微微一凝,再看看朱据的神色,明白过来,对方接下来要讲的事情,可能甚是机密。

    他挥了挥手,让所有宫人都退出去,然后这才看向朱据。

    朱据挪了挪身子,尽量靠近孙权,这才压低了声音:

    “陛下,接下来臣要说的事情,乃是冯明文师门秘闻,不可为他人所知。”

    “冯明文师门?”孙权一怔,然后眼睛蓦然睁大,“冯明文师门!”

    冯明文自出山以来,治军牧民,无不可观,领兵出战,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近年来,更是敢称天下才气一石,冯明文独占八斗。

    山门子弟,恐怖如斯。

    这也导致了虽然无数人想要探知,冯明文身后的师门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存在,竟能培养出此等艳绝天下的人物。

    但慑于冯明文的名声,让有资格想要探知的某些人,又只能按捺住好奇之心。

    毕竟谁也不知道,强行探知某个深不可测的山门,会不会惹恼对方,从而引来大祸。

    如今骤然得知朱据带回了冯明文师门秘闻,孙权猛然就反应过来。

    但见他站起来身来,大喝道:

    “来人!”

    门外传来脚步声,同时有声音传来:“陛下?”

    “所有人,离开此处十五丈,但凡有人敢靠近一步,杖毙!”

    “诺。”

    确定没有一个人能听到两人的谈话,孙权这才转身朱据:

    “你继续说。”

    朱据也站了起来,说道:

    “陛下,臣失礼了。”

    他说着,开始伸手解开衣带,脱下衣袍,再脱下里衣,赤着胸膛。

    然后他再把手放到腰间,那里还缠着一条又宽又厚的布带。

    把厚带子解下来,朱据用力一撕,只听得“嘶啦”一声,里头露出了里面的两本册子。

    朱据捧着两本册子送到孙权面前:

    “陛下请览阅。”

    孙权有些疑惑地拿起来,翻开第一本,但见第一页写着:

    《八荒六合唯我长生诀(丹药篇)》。

    他的眼睛猛地瞪大了,呼吸也跟着粗重起来,他猛地抬头看向朱据。

    “这……这,这是怎么回事?你是如何得到的?”

    朱据自是一五一十地把事情细细道来。

    为了让陛下知道事情的全貌,他连第二本册子《滇国虫谷》的大概内容,也讲了一遍。

    ……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孙权听完朱据所言,已经完全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脸上已经露出狂喜之色。

    他下意识地就把两本册子紧紧地搂在怀里。

    “世间原来当真有修仙之术!”

    想起前些年自己派人出海之事,孙权心里更是笃定了冯明文师门的存在:

    “我就说,我就说呢,冯明文怎么会写出那等文章!”

    想到这里,他已忍不住念出昔日所听到诗文: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

    这篇文章,孙权不知品读了多少遍,就差倒背如流了。

    原来,原来海外真的有仙山!

    不过在这个时候,朱据给孙权泼了一盆冷水:

    “陛下,按书中所记,这长生之药的一些药材,唯有长于南中才有药效。”

    “所以若是陛下日后欲炼丹药,还得想法子从南中采取药材才行。只是这么一来,恐怕就要为冯明文所知。”

    正沉浸在长生臆想中的孙权这才有些回过神来,顿时就是一惊:

    “怎么还有这个规矩?”

    朱据点头:

    “正是。事实上,冯明文每年都会让人从南中运不少药材到他的府上。”

    “听说他的二夫人,本是南中夷人巫医,善于制药。”

    在长安呆了快两年,朱据自然不可能是像表面所说的那样,光顾着学骑战之法。

    就如马谡在江东,也不是领着学生到江东就完事。

    该收集的信息,能收集到的信息,自然是尽量收集。

    说到这里,朱据又压低了声音:

    “听说兴汉会内部有一种秘药,人得食之,可让人在梦中遇仙子而得极乐。”

    “不过这种药极稀少,便如赵广,一年里也不过是能分得一剂,其药材正是取自南中,”

    兴汉会的崛起,堪称是一个奇迹。

    正如后世每个学校里口口相传的鬼故事,亦或者是城市化所带来的都市怪谈。

    伴随着兴汉会的迅速崛起,自然也有各种各样的传言。

    秘药传说,只不过是许多离谱传说中比较靠谱的一个。

    毕竟这年头,食五石散的人可不少。

    在不少人眼里,这所谓的秘药,差不多也是类似于五石散的东西。

    但此时的孙权,心思却是格外地敏锐,一下子就捕捉到了其中隐藏的信息:

    “你是说,所谓的秘药,只不过是一个幌子?其实冯明文每年从南中运那么多药材到府上,是为了炼长生丹药?”

    朱据摇头,却是不太同意孙权的猜想:

    “陛下,这长生诀里记载丹药,分‘天地玄黄’四级。”

    “若是臣猜得没错,兴汉会的秘药,更大的可能,是最下的黄级。”

    孙权自拿到册子以后,一直就处于狂喜当中,哪有心思细看其中的内容?

    此时一听到朱据所言,连忙按其所言翻阅,果见如此。

    确认无误之后,孙权不由地连连说道: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冯明文作《千字文》,怪不得,怪不得!”

    这一切,其实都是有脉络可寻的。

    只不过是被冯明文以违背常理,显于世人的方式,巧妙地隐藏了起来。

    十几年前的《千字文》,十年前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再到现在的《八荒六合唯我长生诀(丹药篇)》。

    这些东西,看似没有多大的关系,但里头隐藏的信息,却是那么地丝丝入扣。

    此时此刻,孙权已经完全相信了这件事情的真实性。

    毕竟就算冯鬼王再怎么深谋远虑,也不可能会花近二十年的时间,去编织出这么一个谎话。

    要不然,他图个什么?

    “昔南中传言,冯鬼王好色如命,夜御三千女,吾本以为乃是以讹传讹,传闻荒诞。”

    “今日得闻冯明文师门之秘,再想起《庄子》有言:御女三千,白日飞升。”

    说到这里,孙权拍了拍手里的册子,感叹道:“这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啊!”

    朱据却是没有想到这一层,此时听到孙权所言,猛然间,就是记起一事来:

    “陛下倒是提醒了臣,听说兴汉会的刘良,曾得冯明文赠以秘药,以身饲胡女,御遍凉州胡女,借以和合胡人。”

    “此人在汉国境内,被称为刘汉子,以示其勇……”

    孙权一听,也不知是第几次瞪大了眼,同时喉咙上下滚动:

    “御……御遍凉州胡女?”

    这是何等勇壮之士?

    “没错,此人乃是汉国车骑将军刘琰之子,如今为九原都督府长史,随军镇守九原。”

    九原?

    那里从后汉时起,可都一直是胡人杂居之地。

    孙权再次咽了一口口水。

    想想自己这些日子以来,得到江东绝色潘氏,恨不得与之夜夜春宵。

    可惜的是,自己终究是老了,心有余而力不足。

    除了最开始的几天,后面能三四天一次,就已经是极限。

    若是能有这等秘药,又何须担心有“见色器疑”的悲伤事?

    想到这里,孙权就恨不得立刻从冯明文手里抢到秘药,以振雄风。

    只是秦皇汉武欲长生都不可得,可想而知修仙的困难。

    “若是冯明文都只能是炼出最下等的丹药,那旁人想要炼出天级丹药,又是何等困难?”

    想到这里,孙权就是心急如焚:

    “不成,想办法探知冯明文的秘药之事是真是假。若是为真,最好能拿来让人试一试。”

    说着,孙权看向朱据:

    “此事不宜为他人所知,恐怕还要子范操心。”

    朱据连忙说道:“臣敢不从命。”

    没有人知道朱据在宫里呆了一天一夜,究竟是与陛下说了些什么。

    不少人还以为是朱据在给陛下谈论这两年来在汉国的所见所闻。

    没想到每年一次的大朝会之后,即进入大汉延熙三年,同时也是吴国赤乌三年。

    孙权就下诏,左将军朱据,组建大吴骑军有功,故迁骠骑将军。

    骠骑将军司骑军,倒也说得过去。

    只是孙权的第二个诏令,却是让人有些措手不及:

    时隔十年之后,皇帝欲再一次派出船队出海,攻取珠崖和夷州。

    诏令一出,顿时就在朝堂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几乎所有朝中重臣皆是大力反对,其中以上大将军陆逊、卫将军全琮尤为激烈。

    “骑军所费,耗府库之用,十倍于步卒。如今骑军未成,陛下又欲猥亏江岸之兵,以冀万一之利,愚臣犹所不安。”

    孙权不听。

    陆逊同时也上书:

    “开春以来,雨水不足,大江水位,比往年要低三至五成,今年恐有大旱。此时朝廷当未雨绸缪为要,否则,年底会有大饥之忧。”

    “陛下若是此时用兵,不但要影响春耕,而且会提前耗尽府库存粮。”

    PS:

    史载:公元240年,春,旱。冬,吴饥。甲青的蜀汉之庄稼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