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书屋 - 历史小说 - 干宋在线阅读 - 第二百三十七章 赵桓觉得自己又行了

第二百三十七章 赵桓觉得自己又行了

    …

    就在李存与四大名妓不得不说的故事继续上演的同时,赵桓君臣也在竭尽全力的给李存筹集金银。

    在赵桓君臣看来,当务之急就是给李存凑够金银,然后将乾军给打发走。

    可这显然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事情。

    ——其实,也不是说,东京汴梁城中没有这么多财富,作为赵宋王朝最富饶的一个城市,东京汴梁城的财富储量可是极为惊人的,至少几亿缗肯定是有的(历史上的靖康之耻时,金人在已经搜刮过一次的东京汴梁城中都勒索到了数亿缗的财富),赵宋朝廷拿不出来李存要的战争赔款,只是因为李存要的是金银,而赵宋王朝产金银的地方真的是太少了。

    十几万乾军围城,让赵桓君臣寝食难安。

    为了凑齐李存索要的战争赔款,赵桓采纳了中书侍郎王孝迪的建议,在东京汴梁城内张榜贴出公告:

    在东京汴梁城的官吏军民,必须将自己所拥有的金银全部都交出来,如果在规定期限内不交出来,就斩首示众,亲属、奴婢及其他任何人,只要能检举揭发有藏匿金银行为的人,可以给一半的奖赏。

    为了贯彻实施这个收敛金银的计划,赵桓特意组建了一个临时机构——专领收簇大乾国犒军金银所,并赋予了这个临时机构无上的权力,让其专门负责搜集金银。

    而王孝迪便是专领收簇大乾国犒军金银所的最高负责人。

    在赵桓的支持下,在王孝迪的努力下,专领收簇大乾国犒军金银所只用了几天时间,就又给李存筹集到了三十多万两黄金和一千二百余万两白银。

    可这依然有很大的缺口。

    王孝迪于是派人在城内到处张榜:

    “面奉圣旨,大乾国兵马围京,其势甚急,朝廷为宗社生灵计,遣使议和,须籍金银币帛,以结盟好。

    今来所敛金银,上自宗庙、宫禁、乘舆、服饰之物,尽行刬刷,止得金三十馀万两,银一千二百馀万两,已尽数津致前去。然大乾皇帝见其数未足,复遣使臣谕意,难为退军,兼恐兵众犒赏不均,必致怨怒,却来攻城,男子尽杀,妇人尽虏,屋宇尽焚,金银钱物竭底将去……”

    当东京汴梁城的人在榜文上看到“男子尽杀,妇人尽虏,屋宇尽焚,金银钱物竭底将去”,无不扼腕唾骂。

    东京汴梁城里的普通民众看得明白,李存自起兵之日起,就从未滥杀过穷苦人,也从未抢过穷苦人的钱粮,所以王孝迪所说得这种可能性根本就不存在。

    事实上,虽然李存率领大乾军队围城,但是东京汴梁城里的那些无产阶级,其实一点压力都没有,很多人甚至还在盼望李存将东京汴梁城打下来,然后分给他们田地。

    因此,不少人讽刺王孝迪为“四尽中书”,认为他可以跟“六如给事”李邺相提并论了。….李存闻听赵桓君臣准备将手伸向广大民众之后,即刻派使臣入城警告:“我大乾皇帝言,乃赵氏不德,苛捐杂税繁重,又大兴花石纲,皇帝还好大喜功,以致民不聊生,进而促使今日之事,与民众何干?休得移罪与民,更不得再搜刮民脂民膏,否则大军必至。”

    赵桓君臣一听李存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是既憋屈,又窝火,觉得李存家住海边,管得也太宽了。

    而那有识之士,则将李存此举解读为,刘邦入咸阳,志在收买人心,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李存还是亡宋之心不死,提醒赵桓赶紧想办法将乾军给打发走,否则李存说不准什么时候还会攻打东京汴梁城。

    与此同时,李存派使臣警告赵桓君臣不得移罪与民和搜刮民众的财富一事,被武德司、亲军都卫府和军情处的密探给散播出去了,使得东京汴梁城的民心向大乾王朝偏移不少。

    赵桓见事不好,忙让李邦彦、张邦昌等宰执大臣想办法。

    赵桓的担心并不是无的放失,万一东京汴梁城里的民众暴起,配合乾军攻破东京汴梁城,那他们君臣可就不仅仅是前功尽弃了,还有可能会遭到灭顶之灾。

    有人向赵桓提议,可不可以用珠宝抵金银?

    赵桓觉得这倒是一个好办法,因为赵宋王朝的皇宫当中,有很多珠宝,要是李存肯收珠宝的话,他差不多就能凑齐了李存索要的战争赔款。

    赵桓立即就派李梲、李邺和郑望之去商量此事。

    李梲等人受命,当即就骑马出城,然后来到了青城。

    还是韩昉接见了李梲等人。

    李梲等人请求面见李存,说有大事想向李存奏禀。

    韩昉说:“陛下正与两位帝姬、四位花魁娘子探讨人生,研究人伦大事,无暇接见几位。”

    李存被赵桓君臣给阴了一事,大乾王朝的大臣们已经知道了。

    对此,大乾王朝的文武百官非常愤怒,有人劝李存将李师师她们给赵宋王朝退回去,有人劝李存将李师师她们斩杀,还有人嚷嚷继续攻打东京汴梁城,总之,这些人是想让李存跟李师师她们划清界限,别被李师师她们连累了名声。

    李存听言,澹澹地说:“些许小事朕都担不起,何以担负整个天下?你等休要再言,朕只求做事无愧于心,至于我人到底如何,自有后人去评说。”

    李存这么一说,碍于李存一贯的圣明霸道,大乾王朝的文武百官也就不敢再劝了。

    可这并不意味着大乾王朝的文武百官会甘心李存吃这个哑巴亏。

    此刻,韩昉就在将赵福金和赵多富跟李师师、赵元奴、王仲端和花想容相提并论,用以还击。

    李梲和李邺都不是什么有骨气的人,面对韩昉赤果果的侮辱,他们只能陪着笑。

    倒是郑望之正色道:“帝姬与花魁焉能相提并论?”….韩昉看向郑望之反问:“依我看,并无不同也。”

    想一想赵福金和赵多富跟李师师、赵元奴、王仲端和花想容一般无二的境遇,郑望之一时哑口无言。

    李梲和李邺怕郑望之坏事,忙给郑望之使眼色,让郑望之千万别乱说话。

    郑望之正好不知道怎么辩论,只能悻悻作罢。

    李梲等宋使随后将赵桓想以珠宝折抵金银的意思跟韩昉说了,又说李存不让赵宋朝廷搜刮民众的金银,赵宋朝廷若是不以珠宝抵债,实在是无法凑足李存索要的战争赔款。

    韩昉也知道,李梲他们说得是实情,便在李梲他们好话说尽了之后,去跟李存请示。

    李存已经下定了决心,这次不攻破东京汴梁城,准备放长线钓大鱼,所以同意了赵桓的请求。

    韩昉回来后,按照李存的意思对李梲等宋使说:“珠宝可折冲,绢帛可折冲,古董字画可折冲,其它有价值之物亦可折冲之,然因其价无法估算,皆需低价折冲。”

    得到了李存的首肯,赵桓君臣大喜过望,立即开始搜集珠宝、古董字画以及其它有价值之物。

    其实,赵宋王朝的封椿库中此时拥有大量的绢帛,完全可以抵得上这笔战争赔款。

    这也是李存提议可以用绢帛抵战争赔款的原因——不想现在就攻破东京汴梁城的李存,想要早点撤军,毕竟,这么多大军出征,每天的花费都是天文数字。

    可赵桓牢记赵佶那句传自历任皇帝的话——“封椿库乃我大宋最后倚仗,不可轻动。”

    关键,赵桓觉得,那些珠宝、古董字画一点用处都没有,还不如拿去抵战争赔款。

    赵桓真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一个内侍曾举着一个外碾成龙螭形的玉杯,不忿的对赵桓说:“此盏只碾作工价就有几千缗,大乾之人却只抵价二百缗,欺人太甚也。”

    赵桓看了一眼玉杯,澹澹地说:“不知当初造此物做甚?”,然后又说:“在朕看来,二百缗,大乾亦给多矣。”

    随后,赵桓下令,将皇宫中的珠宝,全部聚集到宣和殿,尽数给李存送去,能抵多少金银,就抵多少金银,很有一种“崽卖爷田心不疼”的即视感。

    为了尽快给李存凑足金银,让李存早日撤军,赵桓又想出来了一个新招。

    李存不是不让赵桓从民间强抢金银嘛,赵桓就用铜钱和铁钱高价跟民间买金银,并开始加大卖官的力度。

    赵桓下令,金每两可以卖二十贯,银每两可以卖一贯五百文。

    这个价格,比原来的金银的价格高出来了很多,以至于很多百姓都争相将金银卖给赵宋朝廷。

    后来,赵宋朝廷的铜钱和铁钱没了,赵桓就一边让人抓紧造钱、一边给民众打白条,继续高价收购金银。

    与此同时,有一个叫“李隶”的人,纳金六百七十四两,银一万四千七百四两九钱,赵桓亲笔批示,授予李隶成忠郎;一个叫“葛关”的人,纳金六百两,银三千五百七十两,赵桓亲笔批示,授予葛关保议郎。….据“专领收簇大金犒赏金银所”所统计,像李隶与葛关这样用金银买到官职的人,有数百户之多。

    在赵桓君臣的不懈努力之下,李存狮子大张口索要的巨额战争赔款,竟然渐渐被赵桓君臣凑到了一多半。

    看赵桓君臣这刮地三尺的强大能力,就是凑齐李存索要的战争赔款,问题也不大。

    可到了这时,赵桓对继续搜刮金银已经不再那么迫切和热心了。

    因为勤王之师已经陆续来到了东京汴梁城下。

    第一支勤王之师,是统制官马忠所率领的京西募兵。

    紧随其后的就是京东统制官范琼所率领的一万骑兵。

    此二人都是勐将,一到东京汴梁城下,就跟乾军杨志部交了一次手。

    双方打了一个多时辰,各有近千死伤,算得上是打了个平手。

    随后,杨再兴率领游奕军来增援。

    马忠和范琼见势不好,主动退到了马监之侧扎营。

    而李存正在放长线钓大鱼,哪能现在就跟赵宋王朝分胜负?

    ——要是李存现在就放开了打,一不小心将赵宋王朝的勤王之师给打光了,将来怎么收场?难道真等赵桓将战争赔款给凑齐了,主动撤军?那能让赵桓放心吗?赵桓要是不放心,能把赵佶他们那些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给诓骗回来吗?

    所以李存令杨再兴和杨志收兵,并将军队往北撤了撤,摆出忌惮赵宋王朝的勤王之师的架势。

    正月十八日这天,天降大雪,北风呼啸,气温突然极具下降,东京汴梁城里变得异常寒冷。

    这时离乾军围城差不多已经半个月了。

    由于这半个月东京汴梁城城门一直紧闭,外面的物资根本就运不进去,城中的达官贵胃又开始屯粮不放,以至于城中的粮食短缺,物价暴涨,穷困之民已经开始没有吃的东西了,甚至出现了冻死和饿死之人。

    李存得知这一情况了之后,下令往南薰门运五十万石粮食,然后不分男女老幼、尊卑贵贱,每人都可以领取一斗粮食。

    赵桓君臣不愿意看到李存干收买民心的事。

    可赵桓君臣又不敢将他们仅有的一百多万石粮食拿出来分给民众。

    ——赵桓君臣要是这么干了之后,赵宋王朝的达官贵胃和军队的粮食就没办法保证了。

    所以,在迫不得已之下,赵桓君臣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李存收买民心。

    至于李存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粮食?

    那当然是因为李存打通了京杭大运河,不仅可以通过便利的水路将从东京汴梁城得到的缴获安稳又快速的送回应天府,还可以源源不断的往东京汴梁城运送粮食和军队。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马忠和范琼率领本部人马到达东京汴梁城的第二天,曹成也率领两万东府军押运一百万石粮草抵达了东京汴梁城。

    见此,赵桓君臣商量了一下,觉得还得继续给李存交付战争赔款,否则,李存要是这时候攻打东京汴梁城,那他们可就是前功尽弃了,而且,看李存这架势,哪怕就是赵宋王朝打国战,也不怕。….所以,现在就断了已经答应给李存的战争赔款,是很不明智的。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赵宋王朝的勤王之师不断云集的同时,赵桓君臣依旧绞尽脑汁的给李存搜集战争赔款。

    可跟之前不同,这时赵桓再拿出这战争赔款,让赵桓觉得非常窝囊。

    因此,赵桓心里始终憋着一口气,期待着有一天能出了这口无穷的憋闷之气。

    勤王之师越聚越多,一直到京畿、河北路制置使老将种师道与统制官姚平仲率领泾原路和秦凤路的西军抵达东京汴梁城下,赵宋王朝所聚集的兵马已经隐隐有跟乾军一战的实力了。

    种师道现在已经七十六岁了,绝对是一员高龄的老将。

    几年前,赵佶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之初,考虑到种师道在西军当中威望甚高,便派种师道担任都统制。

    可种师道却反对赵宋王朝趁辽国之危攻打辽国,因此对联金灭辽收复燕云十六州这个计划比较消极,跟统帅童贯也相处得也很不愉快。

    后来,宋朝遭到了辽军的攻击,多有伤亡,种师道命令还击。

    但是,因为当时西军的主力未至、辽军全是马军、宋军又以步军为主等种种原因,种师道败给了耶律大石。

    那事过后,童贯为了自保,将责任全都推到了种师道身上,并弹劾了种师道不尊照赵佶的御笔勒兵,妄动刀兵,致使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计划失败。

    结果,种师道被撤职,然后被迫致仕。

    后来,收复燕云十六州不顺利,又让李存进一步做大做强了。

    赵佶才意识到,种师道有先见之明,于是下令恢复种师道保静军节度使职务,并让种师道担任宪州刺史、环州知州,后来因为种师道的年纪实在是太大了,又让种师道致仕了。

    去年,赵佶在禅位以前,又想到了种师道,于是在禅位的前一天,任命种师道为京畿、河北路制置使,并派专人去请种师道率领西军入京勤王。

    种师道致仕以后,一直在终南山豹林谷隐居,他真没想到,已经七十六岁的他,还能被皇帝想起,并委以重任。

    对此,种师道很感动。

    因此,种师道在接到勤王命令了之后,立即整军,准备勤王。

    不过当时种师道并没有立即就率军东行。

    ——种师道当时断定,大乾王朝的军队肯定不敢孤军深入,因为这犯了兵家大忌,李存是用兵大家,应该不会犯这个常识性的错误。

    后来,种师道率军出发了之后,也没有急行军,而是每日只行三十里,让军队时刻保持着战斗力。

    在前往东京汴梁城的途中,种师道遇到了姚平仲所率领的一千马军和三千步军,然后将其收编,继续以不紧不慢的速度向东行军。

    直到遇到赵桓派来搬救兵的开封府少尹田灏以及内侍官裴谊和陆舜,种师道才知道,赵宋王朝已经换皇帝了,乾军也已经兵围东京汴梁城,新皇赵桓现在寝食难安。….田灏、裴谊和陆舜催促种师道快点行军,去解救东京汴梁城,去救驾。

    可是这时,有人听闻,李存所部人马,可能有二十万之多,建议:“敌势重,而我以轻兵犯之,必败。四方勤王之兵,遂将解体。不若且驻汜水,以图全胜。”

    种师道回答说:“不然。吾虽以微兵勤王,若迟回不进,形见情怯,只取败焉。敌孤军深入,日恐我援兵之至也。今若径去,彼自莫测。但使一骑到京师,则京师之气自振矣。”

    于是,种师道力排众议,率军急速前进。

    种师道部沿路大造声势,凡是经过之处皆张榜说:“种少保率百万西兵前来勤王矣。”

    快靠近东京汴梁城时,种师道精选出二十名西军骑兵做先头部队,让他们全身披甲,全副武装,携带密封蜡书,先行入京上奏。

    这二十名精选西军骑兵疾驰而去,到达东京城外时,恰好碰到了乾军游骑四出。

    这二十名精选西军骑兵毫不畏敌,立即驰马向着数倍于自己的乾军游军发起了进攻。

    乾军游骑的领头小校推断,宋军的大量援军来了,否则仅仅二十个宋军的骑兵绝不能这么莽,进而选择不战而退。

    结果,这二十名精选西军骑兵就堂而皇之的来到了东京汴梁城下,叩开城门,然后入宫向赵桓奉上了种师道的蜡书。

    赵桓得知了此事以后,又看到了种师道的蜡书,知道种师道率领赵宋王朝最强的西军前来勤王了,大喜,然后派人去召种师道尽快进入东京汴梁城来觐见自己。

    种师道接到赵桓的命令了之后,趁着城下的乾军马军去防御新来勤王的折可求和张俊部之际,亲率八千马军冲破乾军步军的封锁,闯入了东京汴梁城。

    宋军在城头上见到这一幕,欢呼雀跃,士气大增。

    赵桓听内侍详详细细讲述了一遍此事的经过了之后,大喜过望!

    兴奋过后,赵桓一扫之前的懦弱,咬牙切齿道:“朕报仇的时机快到了!”

    ……

    ……

    求月票!.

    任鸟飞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任鸟飞的干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