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地龙能养?
书迷正在阅读:重生后在偏执大佬怀里撒野、影帝爹地古穿今后她爆红全网了、假千金替嫁糙汉后被宠翻了、灵泉修仙:农家崽带着全家养妖怪、大佬妈咪她每天只想当咸鱼、豪门团宠:陆少追妻超给力、团宠农女:带着系统来种田、重生后,叶小姐在科研圈乘风破浪、穿成恶女后,我成了王爷的白月光、桃花债
刘立夏见他爹跟如临大敌似的一样紧张,安慰道:“爹,没事,想来应该也就是来问几句话,大概就是问问我们收成怎么样啊,你照实回答就可以了。” 刘大柱点点头,心里紧张的要命。 县令对于这家人印象还是挺深刻的,尤其是这家的女儿,那胆子不比一个老爷们来的小,还很有主意,机灵,这样的人家那稻子的产量应该不错吧。 刘立夏要是知道了他的想法,指定的喊冤,她就会出个主意,那动手能力是万万不行的,也就只能帮家里干干活,除除草,割割稻了。 县令见刘立夏也在,笑着道:“小姑娘,我们又见面了。” 刘立夏...... 刘立夏沉了沉气,一笑,以为接下来县令就会问她话了。 没想到县令却看向了她爹,“老乡,今年这晚稻的收成好不好啊?你们是种了几亩地,收了多少斤粮食啊?” 刘大柱在那么多人的注视下,不自然的笑了笑,结结巴巴的说道:“回,回大人的话,我,我们一共种了十,十五亩地的稻子,收回去的稻子还没称,不,不知道有多少斤。” 县令得了这么个结果,有些失望,怎么还没称呢。 一想别家的怎么都称了,看了看这家人,恍然大悟,还是人力少,十五亩地,就这两夫妻,跟几个孩子确实收的慢。 “你就告诉我一个大概的数就行,这产量最好的一亩地收了多少斤,最差的一亩地收了多少斤。” 刘大柱听着熟悉的话,不自觉的瞟了一眼闺女,不过这都打下来装袋了,比在枝头的时候好算多了。 想了想道:“这最多的一亩地估计能有二百斤,最少的一亩地能有一百二十斤。” 这话一出,哗然一大片,这么高! 刘大柱吓的脸都白了,看着县令说不出话来,不明白自己哪句话说错了。 稻子出来了,他们家还没有称过,不知道别人家的亩产量有多少,也自然不知道在自家这亩产量在村里算是最高的了,就是那种了几十年的人也还差了一点。 刘立夏见他爹像个无助的灰兔子似的站在那里,很是心疼,走上前去低声的安慰道:“没事,爹,大人们在讨论事情呢,跟咱们没关系。” 刘大柱一听,放下心来,闺女还是靠谱的,说的事情没有哪一件没有应验过,瞧刚才说的什么县令大人是来问产量的,那不就是来问产量的。 她一去,刘青山跟刘青河也站过去,一家子站成了而一排。 等县令将几个村的产量情况都问清楚,这心下很是疑惑,怎么这家人力不足,是怎么种出来产量这么高的稻子的。 回头一见,这汉子可能是受到了惊吓,眼里还有没有褪去的惶惑无措,身边站着这家的小姑娘,还有两小子,一脸无畏的看着他们,见他看过去,还报以微笑。 县令大人此刻也没心思来赞叹小姑娘胆子大了,好奇的问刘大柱,“你们这田是怎么种的,怎么这产量这么高呢?” 刘立夏就很迷惑,这产量高么? 一亩地才一百多斤,这产量还高啊? 要知道在二十一世纪一亩地的产量都上千斤了。 当然,这不能跟现代比,但是一亩地一百多斤这产量还高? 那这古代的亩产得有多低啊! 刘大柱却知道,他们家的稻子真的算长的好的,毕竟也在村里看过了别家的稻子,好像是要比别人家的好一点。 这会也不怕了,想了想道:“可能是我耕地的时候多耕了几遍?今年我们家有牛了,这田我来来去去的耙了四遍呢,自然比别人家的要细。” 县令皱眉,“是这样么?这有牛的也不止你一家,那别的有牛的人家也没有你家产量高呢。” 刘大柱就皱眉,半响摇头道:“这我就想不出来了,除了比人多耙一遍,那跟人家的方法都是一样的,除草施肥,这些别人肯定也在做。” 听到施肥,刘立夏就想到她家的地龙肥,那个大肥堆。 看了看她爹,又看了看县令那么大一帮人,还是选择了闭嘴。 县令将她的欲言又止看在眼里,挑挑眉,很干脆的道:“小姑娘,你说说,我看你想说话,你肯定有话说。” 一群人就朝刘立夏看过去。 刘立夏...... 刘立夏瞧了瞧她爹。 刘大柱会意,说道:“大妞,不用怕,你想到了什么说就行,爹没有你脑瓜子好使,你给县令说一说,咱家是哪个地方跟别人不一样啊。” 刘立夏······ 刘立夏只得道:“大人,我觉的可能是跟咱家施的肥有关系。” 刘大柱一听,立马激动的道:“对对对,肥,我们家肥好。” 一干人等都瞪大眼睛听着,很是好奇,这肥有什么不一样。 县令也道:“你家这肥有什么不一样?” 刘大柱竹筒倒豆子就将地龙粪的事说了,完了还道:“这地龙粪真的是好东西,那施到菜地里那菜就跟吃了仙丹似的,哗啦啦长,又大又好。” 地龙粪? 在场还有很多下河村的人,听到这里就很不敢相信,这地龙还能养? 果然就有人道:“这地龙还只有这么小呢,这地龙粪能大到哪里去,这,咱得养多少地龙才能积起这么多的肥啊?” “是啊,这得要多少东西喂啊?” ...... 县令倒是很感兴趣,问道:“这地龙真能喂鸡?产的肥真有怎么好?” 刘大柱忙应道:“那我哪敢骗您啊,这都是我们自己做过了的。” “那这么说你们家竟然能集起十五亩的地龙粪应该养了很多地龙了?那也喂了很多鸡?” 刘大柱忙摇手道:“没有,没有,我们家也没养很多,不瞒大人您说,我们把肥全都施在了最好的田里。那两块地的稻子比其他的都好不少。” 县令点点头,这才明白,原来这家人的能有二百斤产量的田也只有那两块。 不过,想想他们家最低的产量都有一百二十斤了,比大部分的人家都好不少,这牛应该也占了很大一部分的原因。 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橙思源的穿越深山老林,种田捡菌卖冰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