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书屋 - 历史小说 - 永乐大案在线阅读 - 第八十八章 面圣(一)

第八十八章 面圣(一)

    正在拿着竹扇煽茶炉的黄俨闻言稍稍停顿,诧异地看了一眼胡广。

    刘桢现在是刑部郎中,主掌湖广刑部清使司,但他名为驸马,却不是朱棣的女婿,而是故太子,就是朱棣大哥朱标的女婿,也就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妹夫。

    朱标有五子二女,朱棣靖难登基之后,朱标之正妻吕太后、建文帝朱允炆以及其他四子一女都死了,单单留下小女儿宜伦郡主,朱棣没有杀她,反而将她接到到了皇宫,成年之后将她嫁给了当时才是个刑部检校的刘桢。

    至于原因,一来宜伦郡主纵然是朱允炆的亲妹妹,但一个女儿家能掀起什么风浪,二来朱棣此举也是为了向天下人证明自己的心思并非是赶尽杀绝,有意篡权。

    这个刘桢也非一般人,自从成了驸马,官运那是节节攀升,这才几年功夫就已经是刑部郎中了,而且这人还很有才,很是讨朱棣喜欢,有意栽培他。

    朱棣闻言心中一动,这的确是个好主意。

    胡广提出让刘桢代替汤宗查案,从能力上讲,虽不及汤宗,但也能堪大任。

    最重要的,是这人身份十分合适,一来他不是前朝旧臣,而且受恩于朱棣,行事上没有那么多顾忌,压根用不着之前朱棣先把纪纲贬官,来看住汤宗的手段。

    二来,也是最重要的,刘桢是建文帝朱允炆名义上的妹夫,派个和前朝伪帝有关联的人去查刺驾案,更加说明我朱棣是心底敞亮地登上这金銮座的。而且最终的结论若真的是前朝旧臣做下的,我朱棣到时候大开杀戒也是理所当然,这可是建文帝妹夫查出来的,你们自己人,天下人总没得说吧。

    这就如同让清官查清官,让人找不到说辞,至少面上是这样。

    “爱卿的提议有道理。”朱棣赞道。

    胡广躬身,“多谢皇上谬赞。”

    当然,胡广将刘桢推出来,可不只是为了迎合朱棣的心思,还有着他自己的私心。

    这么多年了,他好不容易找到机会把黄淮挤下去,坐上这内阁之首的位置,可不打算就坐个一两天。

    要知道,朝廷上的事情那是说不清道不明,朝廷里的官员那也是起起伏伏,一棒子打不死,以后就有可能被他打死,黄淮虽然被贬官,可毕竟跟朱棣相处日久,感情还是有的,等事情消磨一段日子,若是有人替他美言几句,朱棣想起旧日的相处点滴,保不准就又把他召回来了。

    而和黄淮同乡的汤宗就是最有可能的那个人。

    再且,汤宗是黄淮举荐查案的,若是汤宗真的把这个案子给查清了,黄淮纵然已经身居乡野,那也是大功一件,更加有利于他重返朝堂,这怎么能行?

    黄俨沏好茶,给朱棣小心续上,又倒了一杯,恭敬递给胡广,胡广赶忙小心接过,“多谢黄公公。”

    黄俨对他一笑,对朱棣道,“主子,汤大人和纪千户这会也该到了,他们这次去了杭州府,说不得还真就有了发现。”

    他故意将话题引向汤宗,不希望朱棣和胡广再在换人查案的事情上再聊下去,万一两人直接就做了换掉汤宗的决定,可就不好了。

    朱棣闻言道,“好,且听一听他们怎么说。”

    胡广急忙道,“皇上,要不臣先告退?”

    “不!”朱棣拒绝,“你也听一听,一同帮朕参谋参谋。”

    很快,汤宗和纪纲被领了进来,看到胡广也在,汤宗心中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原因无他,自建文帝在位的时候,他就瞧不上胡广见风使舵的为人,但朝堂之上不宜结仇,两人也就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关系,面上过得去就成。

    “臣大理寺卿汤宗叩见皇上!”

    “臣纪纲叩见主子!”

    两人跪下行礼。

    “两位爱卿辛苦,快快请起。”朱棣笑着道。

    “谢皇上!”

    “谢主子!”

    汤宗和纪纲站起来,静等问话。

    朱棣看了看两人,又看了看一旁的胡广,笑道,“来来来,都坐下。”

    “臣等不敢。”汤宗三人忙道。

    “御花园本就是谈心赏景之所,今日在这里,也不必在乎君臣之分。”朱棣招呼,“都坐下,坐下说事。”

    “多谢皇上。”见朱棣如此说,三人再推辞就显得矫情了,只得遵命,坐在了石桌前,黄俨再旁伺候,给汤宗和纪纲也送上煮好的茶水。

    “两位爱卿,这些日子,多有辛苦。”朱棣首先道。

    汤宗两人闻言诚惶诚恐,赶忙谢恩,“多谢皇上体恤,皇命所在,不敢言辛苦。”

    朱棣笑着点头,“好,你们都是朕的肱骨之臣,此次去杭州府,可有进展?”

    听皇上直言去杭州府,汤宗和纪纲一点也不意外,朝廷内眼线众多,去杭州府这事朱棣肯定是早就知道了。

    而且不但这事知道了,之前审问普密蓬的情况也恐怕都被薛明一五一十禀告了,只是昨晚锦衣卫点兵,重审普密蓬之事时间太晚,也太过仓促,他们应该还未来得及禀告。

    汤宗瞥了一眼胡广,拱手道,“回皇上,奉天殿的案子京师已经没有线索可查,去杭州府前,臣与纪千户重审普密蓬,得知他们曾因江南运河堵塞,在杭州府停留三日,于是便决定先以便衣之身前往杭州府,上听下闻,以期查出线索。”

    “那此去可有线索?”朱棣追问。

    “皇上,临去杭州府前,大理寺收到刑部送来的四起人口失踪案复核,这四起案子分别发生在京师直隶的常州府、镇江府以及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的湖州府,四人年纪较大,而且都是经验丰富的金银匠,并且失踪的时间都在暹罗使团进京之前!”

    “哦?”朱棣闻言惊讶,和胡广对视一眼,“如此说来,爱卿觉得这四人就是做下案子的歹人?”

    汤宗道,“皇上,臣是如此认为,可惜没有证据佐证,不过此去杭州府,臣与纪千户却有了湖州府失踪之人王三善的踪迹,他曾在杭州府出现过。”

    他说到这里起身,而后双膝跪地,“皇上,臣这次回来,就是想让皇上允许臣今日便率领锦衣卫一卫之兵巡抚浙江,行便宜行事之权,从王三善查起,彻底查清奉天殿刺驾案!”

    朱棣闻言皱眉,他盯着汤宗几息,有些不信,“找到这个王三善,就一定能查清刺驾案?”

    汤宗肯定道,“皇上,昨夜臣回京已经重新审问过普密蓬,在杭州府的三日,他的的确确是见过这个王三善,只要能将他拿住,一定能查清刺驾案。”

    朱棣闻言心中一喜,“爱卿平身。”

    “谢皇上!”汤宗叩首起身。

    “朕答应了,倘若能从这个王三善入手,顺藤摸瓜,找出幕后凶手,自是再好不过。”

    汤宗立刻道,“请皇上放心,奉天殿的案子,臣一定按时给皇上一个水落石出的交代!”

    朱棣哈哈大笑,对黄俨道,“安排驾贴圣旨,莫要耽误了汤爱卿查案。”

    “是!”黄俨立刻安排去了。

    一旁的纪纲皱眉,他从昨天回来的时候就想着不能让汤宗都把功劳给揽过去,自己好歹也要表表功,没想到现在这汤宗却是一句江南运河的事情不说,反而把都不知道长什么样子的王三善拿出来叙说,而想提的要求却是一个没落下,关键是朱棣还答应了。寂海沉舟的永乐大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