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书屋 - 玄幻小说 - 水浒真说在线阅读 - 第一百章 吴学究智取花石纲

第一百章 吴学究智取花石纲

    杨志带着两个虞候回到了自己的队伍,老都管问起:“怎么样,贼人抓到了没有。”

    那虞候说:“哎,哪有贼人啊!就是一群去东京的枣贩子。”

    老都管笑道:“没事便好,杨提辖你看,杯弓蛇影了不是。我就说嘛,哪来那么多贼寇啊,咱们还是安心歇着吧。”

    杨志看着众军士期待的眼神,点头说:“那就歇一会,等天凉快了再走。”

    众人欢呼雀跃。

    杨志也到一片树荫下坐定,将扑刀放在手边,准备小睡片刻。

    他刚坐下不到半盏茶的功夫,却远远的看见岗子下面有一个汉子挑着担子往上走来。

    那汉子口中唱着歌: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苗半枯焦。农夫心里如汤煮,王子皇孙把扇摇。”

    走着走着便到了林子里来。

    杨志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但是那汉子却没有理他们,直接从他们旁边过去了。

    难道是我想错了。

    杨志心里寻思到。

    那汉子挑着两个木桶从军士们身旁走过,一个鼻子尖的瞬间就闻到了一股酒香味。

    他急忙起身拦住挑夫问道:“店家,你这桶里装的是什么?”

    看那汉子转过身来,却是个精瘦男子,带三分猥琐气息。

    他回答道:“是白酒,要挑到岗子对面的安乐村去卖。”

    军士们一听是酒,干裂的口舌顿时生津。

    “店家,你这酒怎么卖啊?”

    那汉子道:“五贯足钱,不还价!”

    “来来来,你卖我们一桶。”

    说着,军士们就开始凑钱,你出半两,我出六钱。

    杨志看到,立刻训斥:“谁让你们买的,也不怕蒙汗药把你们都放倒。”

    那猥琐汉子一听顿时就不高兴了:“你这位客官怎么说话的,就又不是我非要卖给他们吃的,你要是这么说,我还真就不卖了。”

    军士们好话说尽也不曾拦住那酒担子。

    两个虞候又向老都管道:“您看看他,买桶酒吃也不让,这也太霸道了,您得管管他啊!”

    老都管也没那个心气再跟杨志吵嘴了,也就没听这虞候挑拨。

    这边正闹动静,却见松林里钻出了七个大汉。

    他们上前问道:“怎么了,这么热闹?”

    买酒的说:“他们怀疑我卖的酒里有蒙汗药,笑话,我又不强卖给他们。”

    为首的那个枣贩子说道:“原来如此,我还以为有歹人打劫,正想带着兄弟们过来帮把手呢。对了,你这酒怎么卖啊!”

    “五贯足钱,不还价。”

    那几个枣贩子好像嫌贵了,商量了半天,最后说:“五贯就五贯,不过你另一桶酒得饶我们几瓢。”

    卖酒的摆摆手说:“那不行,我是小本生意。你们有吃酒的家伙吧。”

    枣贩子们说道:“我们卖枣的,有的是瓢。”

    只见三五个人回到推枣的独轮车那里,取了七个瓢并一口袋大枣。

    他们吃着酒,就着枣。

    看的军士们喉咙里冒烟,眼睛里冒火。

    一桶酒没一会就吃光了。

    为首的枣贩子叫卖酒的过去:“店家,来给你结一下钱。”

    那面上有朱砂记的却趁店家不备,掀开了另一桶酒的盖子,飞快的偷喝了一瓢。

    后面那个白面长须的也掏出瓢来,刚舀了放在口下就要喝。

    却被那卖酒的当场捉住。

    他紧忙跑过来,一把夺过酒瓢,倒回了桶里。

    瞪起老鼠眼喝骂道:“你们怎么回事啊,说了不能饶,怎么偷酒吃!”

    枣贩子道:“不就两瓢吗?何必这么小气啊!”

    那卖酒的淬了一吐沫:“算我倒霉。”

    他挑起担子就要下岗子去。

    那白面长须的跟为首的对视了一眼,只见他们微微的点了个头,事情已经成了一半了。

    军士们看卖酒的要走,连忙来求老都管:“老都管,您跟杨提辖说说,也让我们买桶酒吃吧,这嗓子实在是难受的不行了。”

    老都管禁不住劝,开口对杨志道:“杨提辖,那帮枣贩子不是也喝了另一桶酒吗。要是里面有蒙汗药,他们早翻过去了。这岗子上又没地方找水,你就让他们买一桶,解解渴吧。”

    杨志一寻思。

    他刚才也是亲眼所见,那帮枣贩子当面吃了半瓢也没事,应该是没问题。

    军士们也不容易,就让他们买些吧。

    杨志道:“既然老都管说了,那边许你们吃了酒便起身。”

    众军士喜笑颜开,飞快起身跑过去,将那汉子团团围住。

    “干什么!我这酒里有蒙汗药,不卖!”

    老都管道:“你这汉子,不过区区两句闲言碎语,你生意就不做了吗?”

    那卖酒的面色略有缓和:“那倒也是。”

    军士们紧忙将桶夺下来,领头的陪着笑去找那几个枣贩子借瓢。

    哪知道枣贩子们不仅借了瓢,还送了许多大枣下酒。

    众军士先给杨志和老都管各舀了一瓢,杨志本不肯吃,但是看着老都管、虞候还有军士们一个个飞快地将酒吃完。

    他也实在是热的不行,口渴难耐。

    便就着大枣吃了半瓢解解渴。

    那汉子收了银钱便挑着担子下山去了。

    杨志靠在大树上,感觉气温稍有下降,过一会就可以继续上路了。

    等过了黄泥岗,要不了三五天就能到济州城,之后再坐几天船,六月十五之前定能到达东京,到时候光耀门楣,指日可待。

    可是这一切都不会发生了。

    杨志的视线忽然出现的一阵迷蒙,眼前的东西开始左右晃动。

    军士们一个又一个的倒下。

    刚才装成弱小仗义的枣贩子放出肆意的大笑。

    “倒也,倒也。”

    “倒倒倒倒,哈哈哈哈!”

    杨志只恨自己为何没有多吃半瓢,彻底昏死过去也比半梦半醒,活受罪要强。

    他挣扎着站起身来,抄起手边扑刀支撑起身体。

    刚走没一步,就脚下一软,躺倒在地。

    那七个枣饭子将独轮车推来,随手一掀,新鲜的大枣滚落满地。

    他们将那十一担金珠宝贝都放在车上,唱着小调下黄泥岗去了。

    杨志看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扬长而去,只是站不起来,说不出话,动不了刀。

    王英小短腿倒腾的飞快,一边跑一边说道:“几位兄弟,咱们这次可是发大财了!”

    刘唐也说:“十万贯,咱们八个平分每人也能有一万多贯。不胜的在山上剪径劫道几十年。”

    他这话也不错。

    清风山虽然不算是小打小闹,但是十万贯钱财,他们就算全寨不吃不喝也得近十年才能攒下。

    这回算是发了一笔大的了。

    晁盖说道:“众位兄弟,路上不是说话的地方,等咱们回了庄上,再好好庆祝。”

    一行人飞快返回了晁盖庄上。

    这里是晁盖在村东头修建的一个小庄院,只有他的心腹在此看守。

    众人在这里将担子卸下。

    一个个的喜笑颜开。

    吴用更是展现出了心满意足的表情,虽然此次行动是由晁盖牵头,但是人手和计策却都是由他一手设计的,一种成就感油然而上。

    他对晁盖说道:“晁盖哥哥此次带领我们夺得了这泼天的富贵,实在是居功至伟。小弟愿随哥哥执鞭坠镫,生死不悔。”

    这才是吴用的最终目的。

    劫生辰纲只是手段,而聚集一群有能力的江湖豪侠才是目的。

    吴用只是个教书先生,虽然见多识广,才学更为不凡。

    但是对于经史子集却没有什么研究。

    可他偏偏想要做出一番大事来。

    早年考举,失败而归。

    让他明白了自己走不了这条路。

    难道当官就只能考举吗?

    当然不是,上党节度使徐京就是个例子,要当官,杀人放火受招安。

    他自己又不是当大哥的料,那就找个合适的大哥,扶植他进入朝廷的视野,然后等待圣旨降临,直接变成正规军。

    这几个人就是吴用为晁盖安排的班底,现在大家已经一起犯下了弥天大罪。

    只需要一点引导,就能团聚在晁盖旗下。

    刘唐也道:“没说的,俺刘唐以后就以晁盖哥哥马首是瞻。”m.

    郁保四也趁机表忠心。

    只是清风山三人有些尴尬。

    他们是山大王,在自己的地盘上称王称霸,论起来跟晁盖这种豪强还算是平起平坐,要他们这就认晁盖当大哥,还有些困难。

    王英打圆场道:“咱们先看看这里面都有什么吧,我都心痒了一路了。”

    众人其实也很在意,只是没人起头,不好开口。

    他们将担子搬上车的时候就已经感觉的出来了,没有一个担子低于六十斤,这里面装的肯定是硬货。

    王英迫不及待的掀开盖布,一片叶子掉在筐体附近。

    他一把扯开封装。

    只见里面金光闪闪,不光灼灼。

    黄的是金,白的是银,各色的宝石,精致的首饰。

    王英眼神迷离,猛地抓起一大把,高举起来狂笑道:“啊啊啊!真是财宝啊!”

    可是吴用却发现了不对劲,他伸手进去一把拉,财宝下面顿时漏出了一块木板。

    糟了,难道说!

    晁盖一把掀开木板,直惊得他大叫道:“怎么是石头!”

    王英闻言,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他连忙瞅了一眼筐子。

    却发现财宝只有表面上薄薄的一层,下面是一个木制隔板,底层全是石头。

    他连忙将其他几个担子全部打开。

    不出所料,只要是装金银首饰的担子,都只有表面上薄薄的一层伪装。

    装古玩字画的担子,锦盒里也都被替换成了石块。

    几人都看向吴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吴用哪里知道,他的信息也是从刘唐哪里来。

    “刘唐兄弟,你打探的消息不会有错吧!”

    刘唐以性命担保,绝对没错。

    众人一时间陷入了迷茫。

    吴用颓废的坐在地上:“好个梁中书,这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他在表面上摆了一个假的生辰纲,就是要让我们劫,真正的生辰纲,说不定已经送到东京去了。”苔上老菌的水浒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