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书屋 - 历史小说 - 朱元璋与我聊明史在线阅读 - 第425章 一份文书,两种字体(1)

第425章 一份文书,两种字体(1)

    无论是东北,还是西北。两边的战事如何,发生了怎样的琐碎小事。朱元璋总能第一个知道。而且,那个速度要比正常的八百里加急的速度还要快上许多。

    相应的,朱元璋会作出批阅,同时命相关人员,再发出去,免得延误战机。

    而这天,一封已经批阅过的奏折,被以最快的速度,发往大宁府。

    接到这道回复的沐英,莫名其妙。不是对折子的本身,而是对批复的内容。

    折子上,被两种字体写着批复。一种是小楷,写的随意且无力。落笔之处,墨迹已经不足,一看就是没蘸墨水。

    而另一种字体,则要苍劲有力的多。写这种字体的人,臂力一定很好。.

    两种字体,又代表着两种方案。一种是让沐英在大宁府休整,等待西进军团蓝玉的消息。

    另一种,则是让沐英继续挥师北上,横扫女真各部。

    出现了这两种方案,就好像是在让沐英进行选择。而实际上,沐英正是因为无法决定,才上书朝廷,由朝廷定夺的。

    “咋了,陕国公。”从朝廷的这份文书到沐英的手上,沐英就在发呆。还时而皱眉,挠一挠头。

    沐英被声音打断思绪,这才抬起头,“颖国公,您以前有过这样嘛。”

    傅友德接过朝廷的文书,明显也是愣了一下。反复翻看之后,问了一个和内容不想干的问题,“这是你寄过去的折子?”

    在洪武年间,大臣给朝廷的折子,由六部送交朱元璋。朱元璋做了批复之后,再由主管尚书派人,问题加批复重新抄写一下,盖上章。以旨意的形式,再发回去。

    像这种,原封不动的折子送来送去,傅友德是从来没见过。

    大臣给皇帝递折子,是尊敬。而皇帝把折子返给大臣,这成什么了,岂不是乱套了。

    沐英无奈的点点头,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他已经派去了第二个传令兵,八百里加急,再赶回京城,确认清楚。

    里面的内容,就更让傅友德感到匪夷所思。这是他和沐英、朱棣商议的两种方案,然后请朝廷定夺。结果,朝廷又将这两种方案返了回来。

    这些,把傅友德也整不会了。不明白,这是个什么意思。

    “今儿草料足,马儿跑的快,适合上阵杀敌。”

    帐外,传来朱棣的大嗓门。上了战场的朱棣,就好像是虎归深山,龙入大海,精气神十足。

    看到正在踌躇的两人,朱棣笑了,“你俩咋了,魔怔了。对了,老傅,父皇和皇兄的批复,到了没。咱们好快一点动,不然粮草都不够吃几天的。”

    实际上,朱棣早就看到了傅友德手里的朝廷文书。他立刻抢了过来,眉头也是瞬间紧皱。

    “燕王,你说皇爷和皇上,这是什么意思。这是让咱们动,还是不动啊。”傅友德问道。

    而此时的朱棣,内心充满着恐惧。

    他认得这两种字体,这两种字体全不是朱元璋和朱标的。而是朱允熥和他儿子朱高炽的。朱允熥的字,出现在了这种军机密件里,虽不合规矩,可也没什么,充其量也就是朱元璋疼孙子。

    但,朱棣的儿子朱高炽的笔迹出现,就不是疼孙子那么简单了。

    “莫非老爷子糊涂了。”朱棣自言自语一句,随即他又使劲摇头,否定自己的这个想法。

    朱元璋虽然年纪大了,可也才六十不到,精气神好的很,怎么可能老糊涂了。

    看着自己儿子的字迹,以及右下角那个兵部大印的盖章。

    兵部大印的盖章旁,还有着传国玉玺的章。传国玉玺的章出现在这种非正式的文书里,是不太正常的。但是,传国玉玺的出现,也恰恰印证了,这份非正式文书的合法性。

    但,在朱棣看来。这份文书,除非朱元璋亲自出面证实。否则,这就是不合法的。

    他儿子的字,就是极大的不合法性。他的儿子,再得老爷子宠爱,再聪明伶俐。他的字,也绝对不可以出现在军机大事的折子上。

    朱棣怕了,远在千里之外的辽东,他又怕了。寡欢太叔的朱元璋与我聊明史